中小企都有大企業病?
- Kevin Chan
- 2023年10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中小企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現階段發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業的管理模式。事實上,中小企很容易就犯大企業病,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以下幾項是常見通病。

不賺錢的員工太多
公司經營的最核心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利益,保障公司的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如果一個公司始終是虧損,或者不賺錢,那就與公司成立的初衷偏離了。
公司員工分成兩大類:賺錢的員工和不賺錢的員工。賺錢的員工主要是指我們的營銷人員和研發人員,他們屬具體職能部門,為公司創造直接的效益(尤其是營銷人員)。不賺錢的員工主要是指我們的後勤人員,包括行政、人事、財務、後勤等,他們為「前線士兵」保駕護航,提供後勤保障支持,他們屬成本開支的部分。每個公司都需要有這兩種類型的員工,但是這兩種類型的員工必須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水平上。尤其是:公司必須保證賺錢的員工比例高於不賺錢的員工,否則公司就是虧損的,就是不賺錢的!
管理過頭
大企業信奉「管理出效益」,很多中小企老闆或空降管理層,都是從大企業出來的,要麼是盲目崇拜「大企業的管理模式」,所以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也是照搬大企業的「管理運作模式」,強化內部管理。
比如讓營銷人員每天都在填寫各種報表,參加各種培訓考試,使得營銷人員根本沒有任何時間、精力、心情去從事真正的營銷工作,最後到了月底,業績慘淡得要命,回頭追究原因,肯定是營銷人員素質太差,培訓不到位,管理還需大力加強。最後,公司進入死循環!諸如此類,皆是中小企「管理過頭」的表現。表面上是看,這是中小企在虛心學習大企業的「成熟管理模式」,實質上是自己害了自己。中小企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現階段發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業的管理模式。管理過頭,比沒有管理更可怕!
流程繁瑣複雜
無疑,中小企最大的缺陷是「小」,沒有足夠大的實力和資本;但同時,中小企最大的優勢也是「小」,靈活多變永遠是大企業難以做到的。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中小企違背、拋棄了自己「小」的優勢,而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實在是最可惜又可悲的事情。
事實上,一旦中小企流程繁瑣複雜起來,就代表著中小企喪失了競爭市場的最大依仗,公司員工的大部分時間都將消耗在這些「內部流程」中,而不是贏得市場,贏得回報!
多元化誘惑
這種情況在各個行業都很普及。很多中小企甚麼都敢做,甚麼都去做。事實上,這些公司由於沒有聚焦資源,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所以在市場競爭中很容易破產、倒閉。俗話說「前車之鑒、後世之師」,但是在現實中,還是有太多的中小型公司,承受不起這種多元化的誘惑,深深的陷入進去。
中小企可以有大志向,但是絕對不能犯大企業病,尤其是犯了大企業病還不知情,還自以為是,結果就是死路一條!畢竟,「生存第一,發展第二」從來是中小企的經營天條;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來,有生存下來的資本,才會有「想將來」的機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