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必須擁有戰略思維

在內蒙古某市,有一家歷史久遠的國營製膠廠。在改革開放之前,這家製膠廠生意十分興盛;然而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新型私營製膠廠開始搶佔市場,守著老傳統的這家製膠廠,市場份額嚴重縮水,甚至到了瀕臨倒閉的地步,欠下巨額外債,拖欠工人近一年的工資。
面對這樣一個陷入經營危機的廠子,沒有人對它產生興趣。然而,有一個姓肖的老闆卻積極地接了過來。剛接手這個「爛攤子」的時候,肖老闆先是貸款招人,同時解決了最緊迫的廠房問題和設備問題。
就這樣,製膠廠漸漸地又恢復了一點生機。就在日益轉好之時,肖老闆注意到了這樣一條消息:製膠業市場產品過剩,而皮革塑膠製品行業的許多廠家為謀求更大利潤紛紛轉產。一下子,肖老闆腦子裡立即就出現了一個「變」字。當然,肖老闆明白變通並不是魯莽行事,「變」也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為此,他從資源、市場入手,對當地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最細緻的考察。
通過考察,肖老闆發現本地的畜牧業非常發達,並且自己的工廠也有相關加工技術和設備,因此,他決定以畜牧業為突破口,從皮革製品殺出一條財路。就這樣,肖老闆帶著工人就地取材,用原有的皮革製作自行車坐墊、手提包、背包、兒童書包、旅行包等暢銷產品,開始搶佔市場。沒多久,工廠的負債還清了,工人工資也補發了,這家工廠重又變得生機勃勃了。
案例中的這家工廠,從生意紅火到瀕臨倒閉,再到恢復生機,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一個「變」字 ,是缺少變化讓工廠的市場份額日益縮水,是主動求變讓工廠重獲生機。可見,具備戰略思維,不斷地更新公司的經營思路,對於公司發展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做生意,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產品,也沒有永遠的市場。然而,正是這「兩個沒有」,才迫使老闆們必須不斷改變、不斷進步。在不斷變化中,公司才能時時刻刻充滿活力。公司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有活力,而時刻更新自己的戰略思維,則是老闆推動公司發展,讓公司充滿活力的一劑良方。
老闆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頭腦,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公司只有在不斷地變化當中,才能不斷取得進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