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思維模式比努力更重要

  • 作家相片: Kevin Chan
    Kevin Chan
  • 7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很多人都會把能力看成是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然而,能力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尤其是對老闆和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資質,從來都不是能力,因為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熱情,你的思考方式。

 

上世紀60年代,日本陶瓷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京瓷利潤不斷下滑,公司面臨著停滯危機。員工們一心想著多跑市場,爭奪公司有能力做的訂單,但收效甚微。

 

面對如此困境,稻盛和夫做出了一項大膽的決策:聲稱掌握了新型陶瓷技術,主動去接那些連大公司都不敢碰的高難度訂單。於是,客戶們紛紛找上門來,問:你們有這種新型陶瓷技術,那麼,這個產品你能做嗎?

 

客戶拿出來的是被別的陶瓷廠拒絕的,難度很高的產品。

 

稻盛和夫立即回答:「行,能做。」可實際上,以當時京瓷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出這些產品。

 

員工們感到困惑和不解,稻盛先生解釋說:「像我們這樣剛起步的弱小的新企業,不這樣做根本就接不到訂單。別的公司只接現有技術能做的,那我們就接不能做的。既然技術不夠,我們就反過來,用訂單逼著我們研究新技術。」

 

一旦向客戶做出承諾,他就想辦法兌現。沒有設備就去借,或者買二手設備。技術不夠,就傾注全部的力量和熱情去研發。

 

到最後,京瓷從不可能中孕育出了可能,技術得到了突破,生產出客戶需要的完美產品,讓京瓷走上成功之路。

 

由此可見,能力固然重要,但思維方式不對,你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

 

舉個例子,公司做績效管理,有的老闆會認為設置績效目標,就是為了管控下屬,是抽鞭子拿結果的工具。這種思維就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你是用這種思維去做績效管理,你所做的任何績效動作都是沒有意義的,一定拿不到結果。正確的績效管理理念,不是為了管控下屬,而是要通過績效目標的共創,讓下屬明白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怎麼幹,以及做成功了以後有什麼好處,並且在此過程中輔導他,幫助他拿到績效結果。

Bình luận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5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