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管理的核心是「修路」


有一間公司,它的辦公室庢落在一幢豪華甲級寫字樓,問口的落地玻璃更是非常具有氣派。然而,不少訪客卻因不小心,頭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門;就在另一個客人在同一個地方頭撞玻璃時,前台的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顯的含意是嘲笑這班人到底眼睛長哪裡,居然連這麼大的玻璃看不見。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在門上貼上一根警告標示,又或貼一個公司標誌圖即可。然而,問題真正的關鍵是,為甚麼這裡多次出現問題就是沒人來解決呢?這一現象背後真正隱含著的是一個重要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就是所謂的「修路原則」。


當一個人在同一個地方出現兩次以上同樣的差錯,或者,兩個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出現同一差錯,那一定不是人有問題,而是這條讓他們出差錯的「路」有問題。此時,人作為問題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他不要重犯錯誤,而是修「路」。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同一個地方摔上兩跤,他會被人們恥笑愚蠢,如果兩個人在同一個地方各摔一跤,他們會被人恥笑為兩個笨蛋。按照「修路」原則,正確的反應是:是誰修了一條讓人這麼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這條路,才不至於再讓別人在這裡摔跤?


如果不斷有人出錯,那一定是路有問題,比如,對他訓練不夠,相關流程不合理,操作必太過複雜,預防措施不嚴密等。如果有人工作時偷懶,那一定是因為現行的規則即「路」能給他人偷懶的機會;如果有人不求上進,那一定是因為激勵措施還不夠有力,或至少是你還沒找到激勵他的方法。如果有人需要別人監督才能做好工作,那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設計出一套足以讓人自律的遊戲規則;如果某一環節經常出現扯皮現象,那一定是因為這段「路」上職責劃分得不夠細緻明確。如果經常出現貪污腐敗現象,那更加肯定是「路」給了許多犯罪的機會。


管理的核心是「修路」,而不是想方設法去管人。對一間企業而言,制度就是路。好的制度能讓壞人做不了壞事,不好的制度,就能讓好人變壞人;許多管理者自以為制定了完美無缺的制度時,卻不斷受到員工的質疑,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促進員工發展嗎?如果不斷有人在同一條路上摔倒,作為管理者,我們還敢說制度完美嗎?






Comentario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