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 其實有80%來自想像
- Kevin Chan
- 6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一個人的情緒資源,與體力和腦力資源一樣,也是有限的,如果你長期付出大量的情緒勞動,就會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各種症狀。如何減少情緒消耗?最關鍵的,就是要管理自己的情緒。

神經科學發現:人對負面事件的反應,80%來自對後果的想像,而非事實本身。因此,心理諮詢中常用的「」AIN技術」,值得借鑒過來管理我們的情緒:
Accept(接納): 允許自己暫時有情緒,不壓抑、不否定、不逃避、不抗拒。
Investigate(探究): 這個情緒想提醒我甚麼?
Non-Identification(抽離): 不把強烈的情緒等同於自己,我是天空,情緒只是飄過的雲。
一句話,當情緒來襲時,不要急於否認或壓抑它。先承認它的存在,然後接納它,再找到方法去控制它。當你開始減少體力、腦力和情緒消耗時,你會發現心力的消耗也減少了。為甚麼? 心力是體力、腦力和情緒的綜合體,能幫你完成很多你輕易做不到的事。比如,你假期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跑了10千米後很累,很想停下來不跑了,但心力會讓你繼續跑到終點。然而,跟體力、腦力和情緒一樣,一個人的心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你不能無休止地做加法,一味地消耗心力,而是要學會做減法,減少心力的消耗。
事實上,減少心力消耗的具體方法有兩個,首先是減少非必要的心力耗損。每一個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用一點就會少一點,因此要做節流,避免心力耗散。社會心理學家麥圭爾創造了一個詞叫做「」認知吝嗇「」,專門來描述這種節省。如果你的心力都消耗在了和別人爭吵上,消耗在了一些小事上。那面對困難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累,扛不過去。所以,你要遮罩干擾,要將自己的心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要讓心力在無意義的人和事上消耗。
另外,則是降低心力的消耗強度。一個事情難度比較高,你就會遲遲不願開始,即使勉強開始後,依然會因為心力的消耗巨大,撐不了多久就會放棄。這時候你就需要降低心力的消耗強度。怎麼做呢?拆解任務,從5%的小事做起,通過完成一個個小任務,贏得每一次的小勝利,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當你的心力消耗得少,而你又能快速補充,這時候你的心理能量就是強大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