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人真係要「有相關工作經驗」?
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往往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潛台詞其實即是「有相同行業相同崗位的工作經驗,一返工即可上 手」。這其實是很有問題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有經驗的人,往往會把原先形成的錯誤的思維定式帶到新的工作中來。平時,很多人把經驗這個東西看得太重了。 經驗,只是一種技巧性的東西,並非甚麼核心競爭力。試想想,一個人有經驗,往往就會有與那些經驗相伴隨的思維定式。此外,在相關領域太久了,好多人就成了 老油條,他把一些不好的習慣帶進新的工作中,改不過來,甚至就沒打算改。
台灣首富郭臺銘在分析晚清衰敗的原因時,給出的一個解釋,超過了大部分歷史學家的水平。他說,晚晴衰敗,是因為前面的康乾盛世太成功了,於是,後面的人,就 一直在復制前人的經驗。正是對經驗的過度利用導致了失敗。「過去的經驗,不能保證你明天的成功,反而可能讓你變得更加無知。」
因此,偏好招有經驗的,只圖他們「上手快」,這樣的用人單位往往比較短視、急功近利,因此也不會有太大潛力。相反,倘若你聘請的是一張白紙的人,他知道自己甚麼都不懂,所以反而比較謙虛老實,便於塑造、執行力也會比較強。
對比之下可以發現,通常,差公司更喜歡招有工作經驗的,而500強企業、央企以及聯想和華為這樣的優質民企,在招聘非管理層崗位時,他們更偏好應屆生--可塑性強。當然,某些公司不喜歡應屆畢業生,這也不能全怪企業,員工跳槽太頻繁,小公司實在是負擔不起這個成本。
聽 完上述的一番理論,可能大家又會話,很多大公司招聘時,點都要求有多少經驗,難道都了錯的嗎? 答案是,可能他們也不一定認為這樣是對的,而只是認為這種做法風險不會太大而已。一般來說,有經驗的人,未必會多出色,但即便是差勁,也不會差得去邊;反 而沒經驗的人,可能有大潛力,但也可能花很多成本培訓了後仍然一無所獲,招聘他們,是要冒風險的(但大部分HR是不敢冒這個險的)。因此,「有相關經驗」 便成了保守型用人單位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