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bye Yahoo 一代巨擘殞落之謎
「Yahoo之死」,讓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這個與之並肩十幾年的科技巨頭。究竟是什麼讓Google與Yahoo背道而馳,並最終獲得了豐富的業務經驗和最終成功?答案只有一個:建立一個專注於技術和廣告業務的統一性管理團隊。
2000年年初,Yahoo公司當時正以1250億美元的市值站在互聯網行業的頂峰,是全世界訪問量最多的網站“統帥”。而就在那個時候,致力於互聯網搜索的Google突然崛起。
而現在,Alphabet(Google母公司)以5160億美元的市值位列全球最有價值公司排行榜第二名,去年的營業利潤也達到163.5億美元。相比較而言,在去年遭遇43.6億美元的虧損後,Yahoo已在周一同意按48.3億美元的價格向Verizon通訊公司出售所有股份。
技術比內容更重要?
造就兩家公司不同命運的因素有很多,但Google超越Yahoo的關鍵在於其在線廣告業務技術研發,並建立了一體化管理團隊。相比之下,接管過Yahoo的六位首席執行官常常認為內容比技術本身更加重要,從而造成了模糊不清的商業模式。
與以技術公司起家的Google不同,Yahoo更注重由人來主導的內容管理。 1994年,斯坦福大學畢業生楊致遠和David Filo(大衛·費羅)為一種新興技術互聯網上的幾百個相互隔絕的網站手工製作了一個索引。他們聘請了數十名員工來篩選各個網站為加入該目錄提出的申請,此外他還添加了新聞、電子郵件和聊天室等增值服務來鞏固自身在門戶網站中的地位。
而斯坦福大學校友Larry Page(拉里•佩奇)和Sergey Brin(謝爾蓋•布林)在Google卻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他們編寫了一種通過在網上“爬行”來蒐集內容的複雜算法。這種完全自動化的方法迅速超越了Yahoo目錄並隨著互聯網的爆炸式發展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規模化。
事實上,Yahoo曾在2000年借Google之手來開發搜索引擎,只是那始終是“舶來品”,改變不了Yahoo的發展方向,這也再次說明,成功其實很難復制。
美國科技博客Search Engine Land的創始人Danny Sullivan曾表示:「Google在自動搜索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Yahoo卻想繼續利用人力來對網站進行分類。在Yahoo試圖扭轉局勢之前,Google就已經鞏固了其作為頂級搜索引擎的地位。」
領頭人不滅的科技意志
Google的領導團隊一直致力於搜索引擎的技術開發工作,而該團隊的創始人們以及首席執行官Eric Schmidt均是訓練有素的計算機科學家。 Google搜索引擎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後,這些用戶的查詢習慣與踪跡反映了他們的需求和興趣。隨後,Google嘗試在搜索結果中加入了定向廣告位,並通過拍賣廣告空間增加了收益,結果可想而知——帶來了更高的廣告價格和更多的廣告點擊量。因此,Alphabet的廣告業務在去年750億美元的總營收中佔90%,成為了現代商業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就像前面所說的,Yahoo看到了Google的成功並試圖扭轉局勢,它迅速收購了一些搜索引擎和廣告技術公司(如下圖),並在2004年終止了與Google的合作,企圖建立一家類似的公司與Google展開競爭。但Yahoo卻沒能獲得更多廣告客戶的青睞,只能繼續從媒體策略中謀求出路(又回到了“純媒體公司”的定位……)。Yahoo現任CEO, 前Google高管Marissa Mayer曾採取多項媒體措施來扭轉頹勢,例如投入2000萬美元直播NFL比賽,但沒能改變其收入下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