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 不值得迷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呢句話大家聽得多, 吃苦,作為一種美德被代代傳頌著,但其實吃苦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無論讀書定睇電影,例牌的勵志對白總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然而,世上只有少數人等到天降大任,而大多數人在受苦的漫長過程裡感動了自己,竟忘了最終的目的,錯將吃苦本身當成了高貴的姿態。殊不知你雖然吃著苦中苦,卻只是人下人,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中的萬骨。
有一個故事,很值得分享。從前,一個患有奇怪遺傳病的家族,每個人生下來都只有兩根手指,為了維持生計,他們祖祖輩輩在馬戲團扮演小丑。
可是突然有一人,竟奇跡般地沒有遺傳兩指病,這本來是天大的好事情,然而他們世世代代都只會扮演小丑,這個正常的孩子沒了特有的兩指,沒辦法繼承祖業,竟無路謀生,最後,他只好砍去了多餘的八根手指。
這個故事是說,受虐狂的心理就像小丑世家的演變,在一種畸形病態中久了,漸漸地適應了,漸漸地生長出對抗畸形病態的辦法。一旦畸形病態消失了,他們將沒有適應常態的能力,只能摧毀常態,返回到病態中。
事實上,很多人所謂的吃苦,並不是為了成功和幸福而暫時地忍受,並不是天將降大任之前的必經之路,而是因為沒有戰勝苦難的能力,看似高尚實則無奈的選擇。即使後來被動走出了苦難,他們已經沒有了享受非苦難境遇的本事,只好繼續保持受苦的姿勢,才能活得有安全感。
其實,苦難本身並不值得讚美,值得讚美的是能夠戰勝苦難的能力,以及戰勝苦難之後獲得的幸福。而在沒有戰勝之前,苦難應該是敵人,是魔鬼,吃苦應該是一種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