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闆 就要有股權思維
1、打工者思維掙現在,股權思維要未來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打工者思維更多追求當下的穩定,所謂穩穩的小幸福,每天的小確幸;而股權思維更看重的是未來更大的想像空間,甚至可以為此犧牲還不錯的眼前利益。
說白了,打工思維要的是現在,一分錢一分貨的小作坊買賣心態;而股權思維要的是未來,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無所有,玩天使投資和杠杆,多少有點賭徒心理。
2、打工思維的人,在意所謂價值對等
給多少錢,就賣多少力氣,其實這是在扼殺自己的職場未來,拿自己的青春開玩笑。選工作的時候,薪水是應該考慮,但絕對不是第一位考慮的因素,而更要看你工作的平臺和你跟的老闆如何。平臺決定你的眼界,是不是見過世面;老闆往往能升級你做事的思維,好的老闆會經常讓你覺得自己的想法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同樣兩個人,目前都是一個月1萬的薪水,但因為平臺和老闆的不同,三年後,可能一個人一月10萬,另一個人卻只有一兩萬,或者更慘,甚至面臨失業。真的,這樣的現實例子太多了。
年輕人一定要爭取到好的平臺去發展,哪怕人家不付給你薪水,哪怕給他們端茶送水做實習,因為你其實是在投資你自己和你的未來。如果去一個普通的平臺賺一些固定的小錢,等於把自己最寶貴的幾年青春賤賣了。你事業的大小,除了與平臺的大小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個人的天花板在哪。其實,打工思維的人,往往把一份工作想得太淺,但事實上,這世上從來沒有簡單膚淺的工作,只有簡單膚淺的人。
3 、永遠用靜態的眼光看世界和自己
很多人都是自我設限,自我封閉,經常聽到的話語是,這個我不擅長,這個我不知道,這個以前沒有做過呀。然後就覺得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了。不會那就學呀,不懂那就去理解呀,沒有嘗試過,所以才更要看看可能性啊。
因為怕犯錯,怕沒面子,於是小心翼翼呵護自己可憐的自尊心和僅存的驕傲感。但是如果一個人永遠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收穫的就只是價值的存量,就無法產生新的收入增長點,和價值增長點。所以你的收入和能力,永遠只是一條可預見的,並不令人興奮的線性增長曲線。
也許,在目前的環境裡感覺很舒服,但是,相信我,這個年代,任何舒服,都只是暫時的。最重要的,就是承認這個世界是動態,很多事情你是看不懂的,但是,你要去做遊戲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
你要相信,這世上最大的風險,就是什麼都沒做。還在用靜態的眼光看這世界,你只會越傻越迷茫。
最後想說,畢竟大多數人都處在積累資本的平臺的階段,所以我們都是打工者,但是,雖然是打工者的身份,但一定要跳出打工者的思維,因為:今天越安逸,明天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