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 人類vs機械人
- Kevin Chan
- 2017年6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工業4.0,又稱第4次工業革命,當中最受爭議是,有指機械人將取代大部的工種。LinkedIn 執行長 Jeff Weiner曾說過:Focus on the Core。他表示,我們正處於第4次工業革命,但不同的是,前3次係因為生產力提升使獲利增加,所以公司雇用更多人擴大生產。而這次情況是機器人化 (Robotization) 讓大型工廠採用機器人取代大量人工,所以會有很多人失業。世界經濟論壇(WEF)報告指出在2020年前,科技會創造200萬個新工作機會,但也有700萬個工作會消失。所以在我們享受科技生活同時,是否也想到有多少人會失業?企業界是否有注意到此現象,而願意投入資金來改善這個現象?

為解決這個問題, LinkedIn正建構全球第一個經濟分佈圖 (Economic Graph) 系統。分析各地經濟發展,瞭解有哪些工作成長最快,工作的內容需要什麼技能,以及現有人力供給差距有多大,然後將評估結果提供給當地學校及職訓機構,以協助他們適時開發新課程,訓練勞工補足缺口。
Weiner也認為教育制度應該改變。例如學校暑假原本是出於讓學生在家幫忙收成農作物的想法;而小學教室裡座位排排坐的型式,原本是來自工廠裡裝配線的觀念,但現在這些都已過時。所以學校應該訓練教師新知識,讓他們能帶領學生迎向21世紀。教師們也應該指導學生,讓他們具備找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創造力、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同理心。
未來美國將有38%的工作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AI)取代,男性35%的工作將受到波及,女性僅26%。因為女性從事的主要是教育和醫療照護等需要社交互動的職業,而男性則主要從事不太需要高教育水準的工作,例如交通或製造業。所以Weiner認為應該重視勞工在職教育,協助他們培養新技能,規劃新生涯,而德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值得好好借鏡學習。
Komentar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