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聆聽 也是一種溝通藝術


如何有效安慰難過的人,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有一套她自己的方法。

當別人遭遇傷心之事時,我們經常會思考著:「應該向對方說些什麼才好。」

但是,只要開始思考「應該向對方說些什麼」,就會把眼光從「原本的對方」身上移開,轉為思考「自己應該怎麼做才對」。

而「應該向對方說些什麼」的想法,基本上就是在「論斷」對方「應該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

當人有所失去,都需要經歷悲傷的過程,透過沉浸在悲傷之中, 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因此,即使對方「總有一天會從悲傷中走出來」,但是直接「論斷」對方「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基本上是不對的。

大多數的鼓勵及正面話語,都是基於「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 這個「論斷」所做的思考。

這樣的說法對於還需要時間沉浸在悲傷中的人而言,聽起來就像自己被否定了。

那麼,面對正處於悲傷中的人,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那就是放下「偏見」及「論斷」,無論對方說什麼,只要靜靜地傾聽。即使內在浮現「好可憐」、「好想安慰他」的心情,那都是基於「對方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的「論斷」,所以就放手吧!

當然,也有人「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樣子」、或是「不想被同情」,對於這樣的人,只需要接受「原本的他們」就可以。

不要多餘地去揭穿對方「明明很傷心」,這只會對他們造成傷害,至少也無法建立「真正的連結」。

基本上,「對方的內心只有對方自己知道」,我們只能看見對方外在的言行而已。

對於正深陷痛苦的人,我們只需要「默默守護」。

對方如果傾訴了什麼,就放下「論斷」,仔細傾聽。

如果對方希望開心地度過,就跟他一起開心地度過。

就像這樣,只要能用對方想要的方式跟他一起度過,就是比什麼都好的安慰。這就是尊重對方所需要的過程。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