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uzzFeed 新世代媒體掘起之路

BuzzFeed目前在全球擁有18個辦公室和1300多名員工,每月瀏覽量超過50億,僅美國境內就有8000萬人次訪問,甚至超過了《紐約時報》,成為網路時代主流媒體之一,其創辦人 Jonah Peretti的故事也值得參考。

發現「病毒行銷」的威力

早在2001年,還在麻省理工唸研究所的 Jonah Peretti 發現 Nike 推出了訂購「客製化」球鞋的活動,於是,他就在官網上要求在自己的「客製化」球鞋印上「Sweatshop」(血汗工廠)的字樣以表達自己對 Nike 壓榨員工的不滿。但是 Nike 卻將這個詞列為「禁用字」,並且發 Email 通知 Peretti,請他更換要列印的詞。 Peretti 收到 Nike 的 Email 後,立即回信,解釋為什麼 「Sweatshop」不應該被禁用。但是,在來回了幾封 Email 後,Nike 決定不再和他糾纏,當然,他要的「客製化」球鞋也不了了之。

由於 Peretti 覺得他和 Nike 來往的信件很有趣,所以就將所有信件整理成一份「懶人包」然後用 Email 分享給他的朋友們。沒想到,他的朋友將他的 Email 再轉寄出去。最後這封 Email 傳到了約百萬人的郵箱,不但造成了雪球效應,而且還驚動了各大媒體,而且美國電視台更因此邀請 Peretti 參與清談節目,和 Nike 全球公關總監針對「血汗工廠」進行了辯論。

在那個網路社交媒體還未普及,臉書、YouTube仍未出現的年代,Peretti發現:在沒有策劃的情況下,自己的 Email 竟然可以不透過主流媒體,也可以快速的傳遞,引起群眾的討論!

BuzzFeed共同創辦人 Jonah Peretti

顛覆了傳統媒體

Peretti 發現許多人會面對某人向他們要電話號碼,但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想將真的的電話號碼說出的困境。因此,他開始了「紐約拒絕電話」計畫。

他設立了一組電話號碼,讓那些面對上述困境的人,可以將「紐約拒絕電話」的號碼當成自己的號碼給出。而那些得到號碼的人,之後如果撥打該號碼,就會直接連結到「紐約拒絕電話」服務。而 Peretti 將會讓這些打電話來的人知道,他們是因為不受歡迎,才會收到這組號碼的。

這個計畫推出後,立刻又引起了媒體的瘋狂報導,再一次讓 Peretti 成為熱門人物。而他又被邀請上電視節目討論愛情相關議題。

由於 Peretti 屢次創造了行銷奇蹟,因此,他朋友將他介紹給 Kenneth Lerer,而透過 Lerer,Peretti 認識了 Arianna Huffington。後來他們一起創立了顛覆了傳統媒體的 Huffington Post。

創辦新媒體 BuzzFeed

經過年多對群眾分享偏好的研究,Peretti 逐漸掌握了讓資訊廣傳的技巧。但是,因為 Huffington Post 畢竟是商業導向的集團,因此,Peretti 無法在那裡持續進行「為何人們分享」的實驗。 所以,在他32歲那年,他另外成立了新媒體BuzzFeed。

那時候,facebook、YouTube也悄然成為熱潮,人們願意在網絡社交中花費更多時間。因此,BuzzFeed 的首要目標也從如何提高流量,慢慢轉變為關注為什麼人們樂意分享?他們可以從中獲取什麼價值?工作重點也開始放到如何增加分享而不是導入流量。

在 BuzzFeed 剛成立時,Peretti 和團隊選擇在網站上使用其他人產出,而有潛能被廣傳內容,例如:可愛的小狗和小貓照片。但是,由於 Peretti 相信唯有擁有自己的內容,才能夠不斷的調整、改進,然後找到讓群眾願意分享的原因。

因此,Peretti 不惜砸大錢,建立自己的編輯組,甚至因此嚇跑了不少的投資者。但是,Peretti 的堅持,讓他將 BuzzFeed 變成了價值17億美元的公司。

連結是最重要的事

Peretti 認為,要打造「病毒」內容,讓群眾透過那些內容和他人產生連結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幽默和可愛小動物相關內容,都比較容易產生「病毒效應」。

Peretti 進一步舉例,一群好朋友聚集在一起開心的說笑話,度過了一個歡樂的夜晚。第二天,他們可能會忘記了笑話的內容,但是朋友們相聚時的歡笑,卻會深刻的被記在腦海中。而朋友們之間的連結,也會進一步加深。

因此,Peretti 相信,內容並不單純是讓群眾吸收的知識,它更是讓人們建立關係的管道。而且,在這個社群媒體發達的年代,分享特定的內容更是某種身份或是自我認同的表示。

例如,如果有人看到討論他成長地方的文章,他會想要分享給一起長大的朋友,因為,這會加深他們共同的連結。他也會想要分享同一篇文章給不是在那個地方長大的人,因為,他想介紹他的故鄉給他人認識。

因此,Peretti 相信,要打造「病毒」內容,一定要先考量觀眾的社交需求。了解他們想要反映什麼樣的身份,想要表達什麼,然後再考慮如何使用內容,為觀眾打造連結。這樣的內容才能會有共鳴,才容易造成「病毒效應」。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