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尖陀螺反思玩具業危機
指尖陀螺靠著小朋友在YouTube及Instagram 上分享,6個月內就傳遍了全世界,成為Amazon上賣得最好的玩具。反觀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玩具反斗城則因不敵Amazon等網路銷售的競爭,於2017年9月聲請破產。但指尖陀螺太受歡迎,讓小朋友上課不專心,反而失去了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的初衷。

指尖陀螺大人小朋友市場「通吃」
指尖陀螺雖名為「陀螺」,但和傳統又重又難轉的木製陀螺可是大異其趣,唯一相同之處,就是都會轉動而己。傳統木製陀螺單要練到將它拋甩出去,讓它的軸心站在地上轉動,就需要一些武功架式了,更何況想讓它在指尖上轉,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我們玩過以後一般只會留下挫折感而不是樂趣。
指尖陀螺轉動的時間也會依材質及設計而有所不同,簡單的持續一兩分鐘,不錯的轉到五六分鐘,而日本有一種進階版的甚至可以維持到12分鐘。當指尖陀螺在指尖上轉動時,你會注意不讓它從指尖上掉下來,而且轉動時所帶出來的幻化圖形,特別是附有LED燈光的版本,更會讓你看得出神,心頭上的凡塵瑣事,一下子都會被它給甩走。所以指尖陀螺也被稱為「紓壓陀螺」,原本是為了改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但後來的演變則不僅是療癒小朋友,更能撫慰大眾人心了。
靠社交媒體 半年賣出5,000萬
指尖陀螺的發跡大約是從今年(2017)的2月開始,三個月後就成了Amazon線上賣得最好的玩具。今年上半年,指尖陀螺估計已經在歐美等先進國家賣出1,900萬個,全球則賣超過5,000萬個。
如果我們以5,000萬個當作一個普及的門檻,當初電話從出現到普及就花了75年,收音機花了38年,電視13年,網際網路4年,臉書3.5年,iPod 3年,而指尖陀螺只花了不到6個月,所以它流傳的速度「前無古人」。而特別的是,指尖陀螺迅速流行的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玩具大廠插手,完全是靠社交媒體推波助瀾所導致的。
指尖陀螺一開始的設計,是協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是過動的小朋友,有個吸引他們注意的目標,可以讓他們安靜下來。後來小朋友們將把玩的過程放到YouTube和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與大家分享,一下子就在世界各地引起了風潮。

玩具反斗城反應太慢破產收場
玩具反斗城是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在全世界有1600家店,65000名員工。這家有69年歷史的老店近幾年一直受困於Amazon等網路商店的競爭,使得業績一直没有起色。2005年一度由私募基金結合房地產業者,以66億美元蒐購並力圖振作,但它一直無法發揮實體店面的優勢,帶給上門的小朋友歡樂的感覺。
因此在銷售没有特色,玩具也没有網路商店多的情況之下,收入持續衰退,獲利持續虧損,只得於2017年9月聲請破產,來重整流通在外的龐大債務。
而另一家在加州已有38年歷史的MGA玩具公司,則是在改變舊觀念後,立刻繳出好成績的榜樣。MGA公司的CEO Isaac Larian從YouTube上觀察到小朋友們很喜歡在上面分享拆禮物的影片,於是把握商機,將開發玩具的時間從36個月縮短為9個月,迅速推出一款稱為「L.O.L.驚喜寶貝蛋娃娃」的玩具。
驚喜寶貝蛋娃娃總共有7層包裝,小朋友沿著包裝拉鍊撕開每一層包裝,就會發現每一層的驚喜,包括娃娃的貼紙、首飾、鞋子、衣服及配件等。MGA公司並改變在電視上播廣告的傳統方式,將它的宣傳影片放在YouTube上,再搭配名人的推薦,創造出超過4400萬次的點閱率,讓驚喜寶貝蛋娃娃推出後,每個禮拜都以5倍的銷售速度在成長。
MGA公司目前已經推出了45種以上不同造型以及驚喜內容的娃娃,今年秋天及2018年還會推出更多。由於不同的娃娃如果接觸到水,會做出不同的反應,例如會哭泣,吐痰或變色等,因此小朋友們掀起了一股蒐集熱潮,讓MGA公司5個月內就賣出超過250萬個娃娃,成為娃娃銷售排行榜的第一名,公司業績也比去年成長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