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唔係唔得 但你真係怯
- Kevin Chan
- 2018年1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據哈佛大學研究:一個人沒出息一定有以下這九大根源。

一、猶豫不決
像牆頭草一樣搖擺不定的人,無論其他方面多麼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總是容易被那些堅定地人擠到一邊。很多時候,有些時候做了能是錯,但總比什麼也不敢做強。哲學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講過:“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二、拖延
計畫很豐滿,執行很骨感。很多時候拖延就是逃避問題和懶惰。著名思想家Romain Rolland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三、三分鐘熱度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定計劃,心灰意冷地放棄計畫”的經歷。
四、害怕拒絕
厚重而脆弱的自尊。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到的“痛”,都和“感到被拒絕”有關。一個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專注目標成果導向的人;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人際交往做事情的時候,總關注他人對自己的態度。所以,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和小自尊心。
五、自我設限
殺死自己的潛能力。法國箴言作家法蘭索瓦·德·拉羅希福可更認為:平庸的人總是在抱怨自己不懂的東西。
六、逃避現實
逃避現實者更願意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世界。人的悲劇在於眼高手低。
七、總找藉口
錯不在我。 人一旦犯了錯,第一反應常常是自我辯護。遇到壓力遇到困難,他們就不承擔,也不想承擔;遇到風險遇到挑戰,他們就退縮。不承擔,要退縮,就迫使他們找各種藉口,因為找藉口是最容易辦到的事情,這是掩飾自己無知的方法,然後從中尋找自我安慰。
八、恐懼
謹小慎微的且懦弱。其實就是心智的弱小,不願意面對挫敗感。
九、拒絕學習
你不是寂寞,只是不想學習。學習需要費腦子,自我成長需要不斷和自己做鬥爭,
,之不過,人生,根本就是一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