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本經營智慧:善良,但不要做好人

對同事好,卻常常被扯後腿?擔心回絕別人的請求會被討厭,所以不敢拒絕?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經營往往令人頭痛。一味討好退讓,並不是「善良」的表現,更可能讓你的魅力消失殆盡。這樣的「善良」只會換來表面假好的人際關係,結交一堆消費你的豬朋狗友。

我們都希望朋友圈是由志同道合的夥伴聚集組成的,這種價值觀契合的團體,總是讓人感到舒服自在。然而現實卻往往是,大家只是偶然地碰在一起,以個性或價值觀自然形成的團體並不常見。即便是學校裡的同班同學,也是因為剛好出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所以集中到同一班上。職場同事也不是由我們挑選,而是由上司或人事部,為追求企業利益聚集而來的。

以上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選擇的關係,而是他人架構給我們的人際網路。當然,我們還是可能在其中遇到很棒的夥伴,只是也同樣有機率碰到看不對眼的人。在這種偶然相聚的團體裡,常會產生互相監督、彼此束縛的氣氛,也就是所謂的「不成文規定」。有時候只要有人稍微沒遵守,眾人就可能會一起攻擊他、逼他就範,或將他排除在外;嚴重點,還有人會因為受到這些束縛想自殺……。

有些人,你得當斷則斷

選擇來往的人,相當於選擇自己人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我們的人生都很有可能被來往的人糟蹋。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可能人人都是善類。 並非所有人都會為你的幸福與成功助上一臂之力,尤其在「成功」這件事情上,對你好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都會因嫉妒而扯你後腿。

除此之外,還有「說謊」、「欺騙」、「違背承諾」、「強迫他人」的人,要是連這些人都要討好、勉強維持關係,那也只是讓自己的努力全化為烏有,浪費了僅只一次的寶貴人生而已。所以,我們必須界定出哪些人不能帶來幸福,哪些人是「不想來往的」,一旦遇到這樣的人,最好立刻腳底抹油、逃之夭夭。大人和孩子不同,孩子們被迫只能待在家庭或學校裡,但身為大人,我們可以從很多團體中挑選自己喜歡的。

善用大人的「特權」

小時候的我們沒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成為大人後,不但能自由挑選住處,也可以透過換工作來改變所處的生活環境,這些都是大人的特權。

既然如此,何不善用這項特權呢?不論是相處的對象或居住的世界,只要你不滿意,都可以換掉它。若你還是老想著「換工作薪水會降低、搬家要花錢、脫離媽媽友團會害孩子被排擠」所以認為自己辦不到,那就表示你只是在逃避抉擇,雖然對眼前現況不滿,但又覺得維持現狀還是比較輕鬆。然而,若現在糾纏著你的人際網已經幾乎要讓人窒息了呢?倘若你已經無法再肯定繼續扮演著好人的自己了呢?這時,你就應該狠下心來捨棄現在的環境,投入新的世界。

即便是沉默寡言的學生,在進入完全沒有人認識的高中之後,也有可能變得健談、不再受人欺負。過去的障礙將會被重置,你可以挑戰在全新的人際關係中活出真實的自我。

如果「換了環境還是行不通,那就再搬家、再換工作」,你必須像這樣毫不猶豫地下定決心。

擔心做不到嗎?如果你是會這樣想這樣的人,那就代表比起其他選項,你更喜歡在現在的環境下忍耐。假如「在這裡忍辱負重,就會苦盡甘來」,那的確有忍耐的價值。但若事情不會好轉,也不會為你帶來光明的前程,這樣的忍耐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如果人生只為了他人而自我壓抑,根本只是在虛度人生,而且這也相當於辜負了父母「希望你幸福快樂」的期盼。

如果變動了,擔心年收會下降?與每天過得幸福快樂相比,年收下降根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錢努力再賺就有了,而為此,你更應該先將自己置身在能提起幹勁「努力賺錢」的環境下。

人生可以長達八十年,甚至九十年,眼前這幾年的年收,充其量也只不過是誤差範圍而已。你大可不必為了這些蠅頭小利忙得心力交瘁,真正應該選擇的,是讓剩下的人生過得更快樂、自在的生活方式。

你的委曲求全只會讓別人更加得寸進尺,別以為忍辱負重就會苦盡甘來。如果害怕磨擦和衝突,寧願「扮好人」,連「自己」都能犧牲的話,你還談什麼未來呢?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