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付錢「借」意志力? 來自美國的承諾商店

意志力,從來是成功的關鍵,但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在2015所做的調查,80%的人在新年訂下的目標計劃,不消一個月就徹底宣告失敗!的確,平凡人通常總是難以保持長久意志力,但耶魯大學經濟學家Dean Karlan與Ian Ayres卻從中看到市場痛點,他們從「抵押貸款」的概念出發,共同創辦了一家網路公司stickK.com,專門出借「意志力」。

stickK的概念,就如銀行「貸款」相若,只不過就是用家透過金錢去「集氣」,提昇自己的意志力:假設你想減肥,但同時又怕自己無法抗拒美食的誘惑,可以向stickK簽約借意志力。方法如下:你先列出明確的目標以及希望達成目標的期限,然後付給stickK一筆自訂的金額,比方說1萬元。一年後,如果你減肥成功,就可以取回原本的1萬元;如果失敗,這筆錢就沒收,歸stickK所有。換言之,你付的錢越多,「借」到的意志力就越強大,畢竟這是真金白銀的「找數」。

stickK網站早已在2008年上線,兩位創辦人稱之為「承諾商店」(commitment store),可能大家都會覺得,上述機制上用家其實是與stickK「對賭」;不過,stickK在實際推出的版本亦做了一個調整,如果用家不能「達標」,他們會在扣除營運管理費用後,把用家的「存款」全數捐去作慈善用途。

另一個問題,stickK到底要怎樣確認用家有沒有達到目標?就以上面減肥的例子,stickK要求用家需要指定一名「見證人」,負責查驗你有沒有達到目標,並且在每一次的減肥記錄上簽字。見證人可以是用家的家人、朋友、同事,基本上可以是任何人,由用家自己決定。如果用家不想指定見證人,也可以採用「榮譽制」,就是不放錢,單純只是stickK的網站來記錄自己的目標與執行進度。根據stickK公布的研究報告,採用「榮譽制」的使用者只有35%能達到目標,但是指定見證人並且投入金錢的使用者,78%都可以達到目標。

後來,stickK在做法上又發展出不同的變形,讓人可以事先指定錢被沒收之後的捐款對象。儘管捐錢為公益是一件美事,但該平台的終於希望用家可以「目標為杠,因此它們可以讓用家事先選擇,到底是要把沒收的錢捐給心儀機構,還是你討厭的機構。這樣一來,用家執行計畫成功的動力也許會更強烈一點呢!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5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