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中需要負能量戰士?
一般來說,人們都會避免消極情緒。如果你不夠樂觀開朗,其他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負能量的人。但是,沒有哪種情緒能解決人生的所有問題,每一種心理狀態都很重要,包括消極情緒。
心理學家把這種特質叫做「痛苦耐受力」,有這種能力的人,不會因為憤怒、愧疚、無聊等負面情緒很糟糕就回避它們。他們選擇忍受這些情緒帶來的不舒適的感覺,甚至從中汲取力量。在《消極情緒的力量》這本書裡,作者陶德·卡什丹和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分析了憤怒、尷尬、愧疚三種消極情緒給人帶來的力量。
首先是憤怒。憤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有研究表明,只有10%的情況下,憤怒會引發暴力事件。這說明人們憤怒並不是要侵犯別人。憤怒一般來自於不公正的待遇,或者是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也就是說,當你的個人權利受到侵犯時,憤怒產生了,並且促使你挺身而出,保護你在乎的東西。而且,憤怒在一些場合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表明,憤怒可以增進樂觀性、創造力和表現力,對主導談話和應對變化也有幫助。
其次是愧疚感。根據《美國傳統詞典》的定義,愧疚感指的是「為自己做了不該做的錯事而感到悔恨和自責」。因此,愧疚其實能讓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變得更好。有愧疚感的人不會隱瞞自己的錯誤,因為他們已經準備好挽回自己造成的損害,並且保證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最後是焦慮。很多人都希望避免焦慮,但是,如果你的焦慮感很少,說明你所處的環境很無聊,缺乏刺激因素,這會讓你的大腦進入休眠模式,整個人也會變遲鈍。因此,很多職業作家、效率專家和商業領袖,都建議人們要保持適當的焦慮感,這樣既能提供動力,又能避免長期壓力。對團隊也是一樣,成員的性格最好多樣化一些,至少要有一個容易焦慮的人,這樣的團隊才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