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牙醫 顛覆傳統診所模式
牙痛慘過大病,不過而家睇牙醫往往要提早幾星期預約,對於不少大忙人而言,牙醫速遞實在有市場。波士頓新創公司Virtudent正正解決了這「痛點」,企業只要線上預約,Virtudent就會在指定的時段派出高水準的醫療團隊及設備進駐,為員工進行初步的診斷、簡單的治療。若有必要,再提供進一步的醫療建議和推薦診所。最後,也會依據個人的保險內容彈性提供付費選項,一站式解決所有煩惱。
Virtudent創辦人Hitesh Tolani
2012年,美國有高達4,900萬人沒有牙科相關的保險,即使擁有牙科保險的,看牙也是件大事:先瀏覽長串的清單,確認保險內容涵蓋哪些項目,再預約保險業者合作的牙科診所。Virtudent的服務模式「打包」了就醫流程,省下大把心力;「拆解」出預防先於治療的程序,把寶貴的時間花在刀口上。
為員工省時就是為公司省錢
Virtudent接受企業客戶預約後,會派出牙科衛生師到達辦公室,為員工提供全口檢查、口腔清潔、蛀牙填補等初步的治療,過程中更會拍下相關影像、X光片會同步傳送給專業牙科醫生進行判讀。結束之後,員工會在2天內收到報告。如有必要,Virtudent會依患者的保險內容,為他們轉介合適的當地牙科,預約做進一步的處理。比起傳統流程,Virtudent讓員工只需走幾步路、看診過程幾乎不超過45分鐘,還不用自行處理保險給付,既省時又省力。
Tolani剛創辦Virtudent時,目標客群鎖定一般消費者的「到府服務」, 然而,隨著服務的範圍增加,公司每次出勤能服務的人數太少,直接墊高了營運的成本,於是Tolani開始研究,透過分析美國牙醫學會的統計資料,發現許多人開始工作之後,看牙的頻率就大幅度降低,有些人甚至兩三年才進一次牙醫診所。因此,Tolani決定把Virtudent服務的對象轉向這些埋首工作的上班族。想打進企業客戶,第一關就是負責提供員工醫療福利和保險的人資部門。為了讓人資部門買單,Virtudent的衛生師們跑遍了波士頓的大小據統計,企業員工每年因看牙請假的時數高達1億6千4百萬小時企業,一邊宣導口腔衛生的重要性,一邊展示自家的「雲端」服務,如何深入辦公室為員工進行洗牙、補蛀牙、塗氟等基礎防護。
從初期消費者導向轉為企業導向,Virtudent提高了服務的價值,讓企業員工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之下,花最少的時間金錢換來一口好牙。對企業而言,也不需自己蓋一間員工專用的牙科診所。根據統計,企業員工每年因看牙請假的時數高達1億6千4百萬小時!若這些浪費在交通、預約排隊等候的時數全數轉換為生產力,會為企業省下相當可觀的成本。因此如新創公司WeWork、健康保險公司Maxwell Health都成為Virtudent的客戶。
缺乏深度的業務
根據美國牙醫學會統計,延遲就醫或缺乏預防性治療造成病情的惡化,平均會讓後續的醫療花費增加12%-15%,而加重的負擔又令患者一拖再拖,形成惡性循環。呼應Tolani的商業模式中,最重要的概念正是:「預防先於治療」。
Virtudent的獲利著重在前段的「預防性診療」,實際上不會執行植牙、治療牙周病等較進階的醫療行為;而是經由牙醫師開出檢查報告後,轉介給當地的診所進行。因此,Virtudent只需聘僱大量、薪資較低的衛生師到第一線進行簡單的醫療行為,而後續診斷只需少量、薪資較高的牙醫師在遠端處理。如此一來,人事及設備成本都能獲得控制。
然而,因為Virtudent做得不深,加上成本與人力高度相關,他們必須把量做大並提高效益才能維持穩定獲利。因此,除了以優質服務穩住既有成果之外,把相同的模式應用到眼睛、耳朵等其他科目的「橫向」擴張,再整合醫療保險業者、當地診所推出綜合方案,「縱向」提高附加價值,才能讓Virtudent在競爭越趨激烈的醫療新創產業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