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你的創造力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六隻猴子分成三組關在三個房間裡,每個房間裡面放有可供兩隻猴子一周吃的食物。在第一個房間裡,食物被隨意擺放在地上;第二個房間裡,食物都掛在猴子夠不著的高處;第三個房間裡,食物是按不同高度掛著的。一周以後,三個房間裡猴子的生存結果各有不同:第一個房間裡一死一傷,第二個房間裡兩隻都死了,第三個房間裡兩隻都活得很好。
實驗者在這一周內觀察到的情形是:第一個房間裡的猴子過了沒多久便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開始爭鬥,直到其中一隻死亡;第二個房間裡的猴子卻因為在做了幾次嘗試無功以後絕望地等待死亡;只有第三個房間裡,一開始兩隻猴子各自取能夠拿到的食物,後來,當剩下的食物高到自己達不到的高度時,它們已經過了由低到高取食的過程,知道必須提升自己的高度,於是一隻猴子站到另一隻身上,終於取到了食物。
第三個房間的猴子的這種舉動,可以認為是它們的一種創造力。我們不能說它們要比其他的幾隻猴子聰明,如果將它們換一下位置,可能這種生存狀態也不會因此改變。
潛力存在於每一個個體中,創造潛力也不例外。對於每個人來說,創造潛力是否可以發揮,是需要一些客觀因素來激發的,上例中猴子的創造力被激發是因為它們要生存下去。發揮創造力的過程當中,首先的是必須激發自己。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一個強烈的願望。最好的主意往往出自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湯瑪斯·愛迪生為了能繼續工作,就以拼命多賺錢來激勵自己,甚至在他成了百萬富翁以後,還有人聽見他說:“任何不能賣錢的東西我是不會發明的。”
同時,創造潛力的發揮又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實驗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對於我們人的創造性來說,就是一種新的思想的產生。所有的新思想,歸根結底,都是借鑒於舊思想的,都是在舊思想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東西,把它們結合起來或進行修改。如果是偶然形成,人們會說你運氣好;如果是有計劃地形成,人們便說你有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