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創業五大雷區


第一個創業誤區,是太偏重高科技領域,尤其是年輕創業者。當然高科技相比傳統行業來說,受人脈、關係限制比較少,更多是智力投入,年輕人在這方面有優勢;另外也比較容易吸引到風投,好啟動。所以年輕人創業很熱衷高科技專案。但是高科技創業風險很大。第一,這個領域資本的進入壁壘很低;其次,由於專案啟動資本很小,將來擴大規模必然要通過多輪融資,這樣會稀釋創業者的股權;第三,高科技創業的盈利週期漫長,有個統計資料,在美國,上市時間少於十年的高科技公司,基本都處於虧本階段。所以說,創業不能太迷信高科技,其實無論是傳統領域還是新興領域,都有很多機會,創業者更熟悉、感興趣的領域,才更容易成功。 第二個誤區,是以為創業者不需要商業計畫。這種觀點認為,商業環境動盪,可能沒等你計畫出來,環境已經變了,所乙太拘泥於商業計畫往往會導致創業失敗。但是,這篇文章作者認為,制定計劃的過程,像搜集市場訊息、通過這些資訊發現市場機會,這些都非常有用。總的來說,認真做商業計畫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全面分析商業的各個重要方面,比如目標客戶的價值定位啊,目標市場的規模和預期增長啊、專案商業模型啊、所需資源啊等等,創業者會加深對市場的瞭解,面對市場時會比較胸有成竹。第二,更容易得到投資者和股東的信任,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能在不確定性非常高的創立初期就敢於投資。 第三個誤區,是老想著顛覆。這一點要搞清楚,創業是創造新價值,而不是來顛覆原有的商業。即便對原有商業產生顛覆,也是間接性、無意識的結果,不是創業的目的。其實有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市場上,主體還是那些既有的企業,新創企業比例不大,而且死亡率越來越高。所以說要創業,還是先想著你這公司怎麼活下來,別老想著什麼顛覆。 第四,迷信創新,以為最好的商業機會必須靠創新。但其實,創業不一定非靠創新,模仿和複製也能成功.因為創新其實會面臨更大的風險,複製呢則能規避這種風險,集中精力去抓好運營。這方面成功的案例很多,像如家、京東、微信等等,他們的商業模式其實都來自模仿和複製,而不是創新。美國有人曾對1989年500家高增長創業公司進行了研究,發現只有12%的創業者認為他們的成功來自創新,88%的是因為高效的執行。所以,創業如果太迷信創新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還有一個誤區,是以為人人都能成為成功創業者。這點在今天特別有提醒意義。雖然理論上講,人人都可以創業;但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兩位教授認為,創業其實還是屬於少數人的興趣。他們對MBA學員的研究發現,不管是剛畢業的MBA,還是畢業十幾年後,創業的比例都不高,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就業。因為創業要求付出多,壓力大,不是每個人都樂意去幹。另外還有個研究發現,美國1987年到2008年間的2200多個獲得了風投的創業公司,最後風投成功退出的比例還不到四分之一。所以說創業成功的概率其實蠻低的。也就是說風險是非常大的。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