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變心的六種跡象
管理學有個「員工在職生命周期論」,基本上就是指員工如果三個月內提出辭職,通常與工作本身有關;如果六個月至一年內提出辭職,通常是直屬主管的關係;如果年半至二年左右提出辭職,通常與組織文化有關係;如果三至五年,則與個人職業發展有關;如果五年以上還提出離職,通常是職業倦怠的因素。
那麼,從管理角度來看,我們怎樣去關注員工可能變了心?事實上,員工變了心的徵兆,可從以下6個行為可觀察得到:
1. 對自身績效表現的好壞及回饋,無感
2. 對主管的要求或訓示,消極或被動回應
3. 平常很有想法,突然安靜、不再貢獻想法
4. 平常熱血積極、高效產出,現在總交代應付
5. 遲到情況增加、早退或請假狀況也多了
6. 主管在的聚會或公司活動的參與度降低或藉口不來的情況變多
如果你觀察到員工在 6 個行為面向,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符合,那麼主管,你該出手了。需要與員工坐下來、一對一的深度對話,放下說教,進行真正的傾聽與交流,開啟對話、啟動交流,目標是要重新喚醒他、讓他知道你仍重視他、願意支持、幫助,甚至陪伴他們。
《BOSS學》作者Linda Hill曾指出,管理是一種人際互動的遊戲。 這代表著「人的因素」是管理者永遠無可迴避的課題。 同時,管理本身如同一款遊戲,你永遠能找到攻略、愈玩愈好,但如果你從不嘗試去練習你就永遠玩不好這款遊戲。
管理的目的,是要能最大化的激發員工投入,並達成最終目標,而不是監控思想、捉捕不忠誠的人。只可惜很多管理者走偏了道路。要知道,那些還願意在私人群組中抱怨的員工,其實他對主管、對公司仍抱有一絲的期望,一點都不可怕,當哀莫大於心死,才是真正的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