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工作不等於忠於公司

「拿人錢財,為人消災」是基本職業道德,對眼前工作不滿意就滿腹牢騷,不盡心力,不但自己不開心,別人也一定看得出來,很難有好下場。無論想改善工作狀況,換職位,或跳槽其他公司,努力做好手上工作都是先決條件,所謂『騎驢搵馬』,前提是先把胯下那匹驢騎好。
有些人對公司(或老闆)有一種莫名情感依託,在面臨去留時會產生罪惡感。這點完全沒必要,企業就是企業,政策隨盈利狀況改變而改變,再好的公司待久了,還是會成為一個井底蛙,無論是否滿意現在工作,都要偶爾伸頭往外看看,比較過後做出的去留判斷,才能既符合個人,也符合企業的長遠需求。其實,人在自由空間下,才能學到最多東西,發揮最大才能,許多人只把工作當成謀生工具,不在乎學習或樂趣,有些人在沒有嚴格規範下工作會手足無措,有些人怕犯錯不願意嘗試新事物,這些人付出的代價就是大把青春在無聊沉悶中度過。
企業提供的職涯規劃是以企業長期經營為前提,不是以個人特長為出發點,試想,即使賈伯斯能在企業做到退休,他的職業生涯恐怕也不會很成功。對多數攀爬企業階梯的上班族來說,爬的快一點,慢一點,高一點,低一點,在當時可能是令人睡不著覺的大事,經歷之後回頭看,其實差別不大。
滑手機時,來聽本書吧!兩周為你精讀一本書,點此體驗>>
在組織內常聽說某某主管如何傳奇威風,他們只不過是比較精明的商人而已,不值得當成偶像看待,重點是善加利用工作提供的工具和經驗,做個人的「人生規劃」,為一旦離開企業後的生涯做好準備,別忘了人生不止工作,退休後還有幾十年要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