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FH下的瘦身商機美國減肥公司年營收4億美元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許多企業都採用Work from home工作模式,但據美國心理學會一份報告,期間美國近 61% 的成年人體重增加、平均每人增加6.8公斤。然而,美國一個減肥平台APP就因此成為市場贏家,單是2020年營收已達4 億美元,今年年中更獲得5.4億美元融資。

(左)Noom共同創辦人Saeju Jeong及Artem Petakov


Noom是一個始創於2010年的減肥APP,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aeju Jeong出身醫生世家,他從父親多年看診的經驗納歸出,許多病人若能早點改變生活習慣,就不會受到病痛折磨,所以就致力於教育大眾養成健康習慣來「救世」。2010年,Saeju和Artem看見智能手機普及,趁勢推出「Noom」這款主打人工智能的減肥APP:用戶輸入自己的年齡、身高、體重,設定減重目標後,「人工智能」就會開出相對應強度的運動、飲食菜單並計算用戶每天走的步數消耗多少熱量,簡單點就是數碼版「減肥日記」。


健康管理要有「同理心」減肥應問Why而非How

Noom上架之後的確吸引不少用戶,但他們的活躍度很低,九成用戶只把該APP當作計步器。兩人在分析後發現用戶大部分都過重,根本無法負荷人工智能開出的運動菜單,而飲食菜單也缺乏彈性,沒有考慮到用戶生活習慣。


檢討過失敗經驗,Saeju認為他們被技術沖昏了頭,忽略了健康管理事業最重要盲是「同理心」;因此,他們2017年推出重新打造的Noom,改以人類教練為主、人工智能為輔,與用戶之間的溝通由全職、受訓過的人類教練處理,人工智能只負責評估用戶的健康狀態及飲食。此外,也借助Artem心理學的專長,在新版的Noom課程設計加入「心理層面」和「行為養成」兩個關鍵元素。


另一方面,為了快速獲取新用戶,絕大部分線上服務的註冊流程都設計的非常簡單。不過,想要註冊Noom的服務,等在面前的卻是一份需要花半小時才能寫完的問卷。除了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還有「你為什麼想減肥」的動機、「一句話形容你的個性」的人格特質,以及「你平常工時多長」、「一天中什麼時候最容易感覺餓」等生活習慣,一直到「有無食物過敏或慢性病史」等問題。


完成問卷後,Noom會寄出一封電子郵件,評估用戶達成目標需要多少時間,整個計畫要收多少費用。如此繁瑣的第一步,不只讓用戶認真看待自己的減肥計畫,也讓Noom的個人教練依照個別需求量身打造最適合用戶的減肥計畫。


「紅綠燈」飲食法「大腦改造」助減肥成功

目前,Noom採用「紅黃綠」來分類各種食物:「綠色」代表低熱量密度食物,如五穀、蔬果;「黃色」代表中熱量密度食物,如豆類、低脂牛奶、雞肉;「紅色」則是高熱量密度食物,如巧克力、炸薯條、披薩。


用戶每天記錄下自己吃了哪些東西,再由系統計算出紅黃綠各佔多少比例,教練從旁鼓勵他們努力提高綠色食物的比例、減少攝取紅、黃食物。有了這些小小推力,再加上以「鼓勵」代替「禁止」,用戶很容易就能漸進式改變原先的飲食習慣,畢竟「情緒健康」也是整體健康狀況中很重要的一環。


除訓練用戶學會紅綠燈飲食法之外,Noom也會對用戶進行「大腦改造」,把好觀念內化成好習慣。從用戶一開始填寫的問卷裡,Noom的教練會挖掘出最有效的激勵因子(如重新穿上好看的牛仔褲)、減肥過程最大的阻礙(如工作上的應酬太多),再規定用戶每天花一定的時間(依等級而定,約為數分鐘)完成教練開出的閱讀和運動課程,內容包含由專業營養師、醫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重要的健康觀念,最後還有隨堂測驗和回家功課。


此外,Noom還提供用戶「教戰守則」來對抗社交壓力,讓他們在一些可能會讓減肥破功的場合全身而退。最特別的是,Noom允許用戶自行設定觸發警報的條件,比方說,警報條件設定成「一整天都沒打開APP」或是「沒到健身房打卡」,教練就會主動傳訊關心用戶今天是不是偷懶了。透過上述「大腦改造」,公司目前年齡層從18到60歲的用戶,每人平均能在四個月內減掉7.5%的體重,而60%的用戶就算不續訂Noom的服務體重仍能持續下降,顯見他們已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展望未來,Saeju和Artem希望能爭取更多注重員工健康狀態的企業客戶。也因為肥胖與糖尿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他們也在2017年提出「數碼糖尿病預防計劃」,並通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審核。




標記: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