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譚偉豪:笑看創業風雲

近年唔少後生仔都愛創業,自己事業自己決定,但人人創業,是否個個都創業成功?譚偉豪(Samson)是香港上市公司「快譯通」的創辦人,同時亦是香港天使投資脈絡有限公司主席,近年見盡了香港創業生態。「好多人話香港需要轉型,其實創業界都需要轉型,以前天使投資人往往看重初創的『延後發展潛力』,但隨著市場改變,AF(Angel Fund)界別開始傾向著重與傳統企業的配對,即B2B發展,始終投資不是倒錢落海,『生存』才是一間公司最重要的考慮。」Samson的意見,正好說明創業界已正式進入2.0年代。

天使投資脈絡有限公司主席譚偉豪(1997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接觸過不少年輕人,他們經常都話,80年代香港黃金遍地,創業環境比現時好很多,但對於同樣80年代後期創業的Samson而言,其實每個年代都有自己難處,挑戰最終能否變成機遇,往往決定於自己的心態。「86年我畢業於電子工程,兩年後就開始創業,記得當年大部分人都是做廠,自己做軟件好似十分另類;但時代變遷往往製造了時機,89年的移民潮就為香港初創公司提供了機遇,翌年推出了電子字典,結果成功取得市場迴響。」所謂擁抱變化就是敢於轉型,Samson的事業規劃也是一直「轉型」,從24歲創業至40歲從政,到了50天命之年更轉型做天使投資人,展開人生第三事業。「對於經營,自己一直有個信念,就是做生意沒有所謂挫折,說穿了只有賺或蝕;到了08年參選立法會時,我就回想由自己創業至今,香港一直只有金融業,一味炒賣根本沒有出路,所以當時任內便提出成立創科局的動議。到了近年,更發覺如要爭取香港轉型,最直接方法就是自己去創立一個創科生態圈,透過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協助新一代初創不要重覆犯錯。」

相比起金錢投資,Samson指天使投資人的最大意義,其實是一種經驗及人脈傳承。


場地@INDEX 工創空間


此文章屬部份節錄,全文收錄於《傑青50年》,如欲觀看更多,歡迎按此訂購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