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向上管理」就是發掘上司的長處



不少人都有個迷思,以為「管理」就是管好下屬,但近年愈來愈多人都講「向上管理」,實際上這非常簡單,訣竅就在於讓上司的長處富有成效。坊間一向認為,跟著無能上司的最大好處,就是作為下屬的可以更容易「踩著上司屍骸上位」,但事實往往相反,如果上司得不到提拔,下屬更難有出頭之日。


原因非常簡單,上司如果是因為無能或失敗遭到解職,接任者很少是排名緊隨其後的年輕人,反之通常會是「空降軍師」,並且是帶著又能幹又年輕的團隊一起「搶灘」。相反,在能讓下屬取得成功的因素當中,沒有甚麼比得過成功並快速升遷的上司。因此,讓上司的長處富有成效是下屬自己取得有效性的關鍵所在。它能讓下屬的貢獻能夠得到上司的採納和使用,從而使得下屬可以取得成就和實現夢想。


當然,讓上司的長處富有成效不是靠拍馬屁,而是從正確的事情出發,並以上司易於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


聰明的管理者會明白,上司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會既有長處,又有局限。發揮上司的長處,也就是讓上司去做他擅長的事,這會讓上司有效——也讓下屬有效。


寄望於上司的短處,就如同寄望於下屬的短處,一樣會受到挫敗。因此,聰明的管理者更會思考:「我的上司真正擅長做的是甚麼?」、「他過去做得特別好的是甚麼?」、「他要瞭解哪些東西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他要從我這裡得到甚麼才能做好工作?」,至於上司不擅長做的事情,他不會太關心。


改變「方式」而非「內容」

作為下屬,如果想要「改造」上司,就要學識從「方式」作出改變。例如,年長而又能幹的事務官常把自己當成新任政務官的導師,試圖讓上司克服他們的短處。反之,聰明的下屬就不會那樣做,他們只會思考:「新來的上司能做好甚麼事?」如果答案是:「他擅長處理與國會和公眾的關係」,那麼事務官就會創造條件讓新任部長去發揮這些長處。


事務官關於行政和政策的想法再好,如果提出建議的方式不得當,那也是徒勞。相反,如果方式得當,新任部長知道這位元事務官是在為自己提供支持,很快就會樂於傾聽事務官的政策和行政建議。


聰明的管理者還明白,上司也是人,有他自己取得有效性的方式。他會努力去找到這些方式——可能只是某些做法和習慣,但它們切實存在。


大家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按照獲取資訊的方式,人顯然可以分為兩類:「善讀者」和「善聽者」。


對著善讀者侃侃而談,通常是浪費時間,因為這種人只有先看過材料才聽得進去。同樣,給善聽者呈遞上洋洋灑灑的報告,也是浪費時間,因為這種人只有聽人說話才能弄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要想瞭解上司的長處並使其富有成效,需要做出的改變通常是「方式」,而不是「內容」。如果上司的長處在於政治能力出眾,而政治能力又跟這個職位有很強的相關性,那麼彙報時就要把政治因素放在最前面講,這樣才便於他把握事態,發揮長處去推動新的政策。


透過觀察別人,我們可以認識別人比他們認識自己要清楚得多,因此讓上司更有效鱔揮是相當容易的,但這必須建立在上司的長處及其擅長的事情之上,通過發揮他們的長處把他們的短處變得無關緊要。


事實上,管理者要取得成功快速上位,最有效作用莫過於發揮上司的長處, 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Comment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