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動力4大法則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行為科學和市場行銷學教授Ayelet Fishbach在著作《內生動力》一書中,從4個角度給出了一系列成事的行動建議,就是把手頭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完做成,透過內生動力能帶我們找到成事的法則。
從最終收益的角度去定義目標
目標指引著具體方向,會拉動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但在樹立和設定目標時我們容易陷入一種陷阱,那就是設定的目標不是真正的目標,而是實現另一個目標的手段。我們時常有這樣的經歷,想買一件東西,看到有運費就會猶豫,對比之下反而傾向更貴但包郵的選項。這說明我們更願意把錢花在目標而不是手段上。
運用到我們設定的目標時,應該要記住,要從最終收益而不是成本(手段)的角度去定義目標。比如可以把目標設定為「找到一份工作」而不是「申請一份工作」,或者是「擁有一套房子」,而不是「為首付存錢」。找到工作和買房子都是期望的結果,而投遞簡歷和攢首付則是實現這些結果的必要手段。實現目標讓人興奮,而實現目標的手段給人的感覺卻是件苦差事。
例如你的目標是睡飽覺,那這個目標就不如每晚睡夠8個小時的目標更有驅動力。如果沒有每天睡眠時間的目標數位,你很難判斷自己是否有充足的睡眠。所以,你也不妨在設置一個小目標時盡可能量化,多用一些數字。
數字指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並且對我們追求目標十分有效。它會拉著你朝著目標去努力,也會讓你更容易監控進展。它會提醒你甚麼時候該放棄或者慢下來。因為指標一旦設定,我們就會很重視,並力求實現這些確切的數字。
正確監控目標的進展,持續激發自驅力
在動機學中有一種現象為「目標梯度效應」,即取得的進展越多,你就越渴望繼續,這一點在人類和動物身上都能看到。你在實現目標的時間表上所處的位置、你取得了多少進展、還差多少沒完成,這些都會影響你在追求目標時的前進動力。
不斷地去監測你設定的一個目標的目前進展,會讓你對自己的目標有承諾感,因為你確實為你的目標付出了時間或者其他成本,一旦能取得一些進展,繼續下去就會更容易。而且有趣的是,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發現目前的進展不足,也是有助於保持動力的。因為你會想著自己要採取哪些方法才能實現目標,才能走上正軌,這也成為實現目標路上的內生動機。
例如你在很熱門的奶茶店排隊,為了讓自己可以耐心等下去,你可以回顧和監控已取得的進展,監控自己已經走了多遠會讓你感覺更有動力排隊,回頭看時你會更加相信,等待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去等待的,因此你會保持動力繼續等下去。
在監測目標進展的這個環節中要不怕失敗,要記住,無論你追求的目標是成功還是失敗了,你一直都在學習。你能試著把你吸取的教訓以建議的形式傳遞給別人,你能從觀察別人的成功和失敗中學到很多經驗教訓,所以大膽監測你的目標進度吧。
同時推進多個目標,設置優先順序並保持平衡
首先列出你最宏觀的目標,例如,你可以列出「職業、人際關係、健康和休閒」。不用太擔心完整與否,要擔心的是不要遺漏核心部分,要確保在子目標或方法之間能夠畫出聯繫,用實線表示促進型連接,用虛線表示抑制型連接。所以,如果鍛煉能幫你睡得更好,就在鍛煉和充足睡眠之間畫一條實線,如果鍛煉需要你起得早、睡得少,那就用虛線連接它們。
推進多個目標時,會有很多阻礙和誘惑。首先你要清楚瞭解你目前在追尋一個目標的過程中的主要的誘惑是甚麼。在甚麼情況下你最有可能向誘惑低頭,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儘量不被潛在的誘惑阻礙。
其次在抵制誘惑時可以考慮預先承諾給自己甚麼獎勵,以説明自己實現目標,同時也可以多個目標的追尋中獎勵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的進步。
借助其他人來幫你完成目標
在推進目標時,單憑自己的力量很難達到目標,如果你能正確接受別人的説明,追求目標就會更容易些,因此少不了團隊合作以及與家人朋友之間的合作。在團隊合作中,我們要共同實現一個目標,必然會有做得多的也有做的少的,我們要有效調動團隊裡的每個人都能為實現一個目標共同努力,減少懈怠。
首先我們要用個人貢獻來激勵他人。在為一個目標共同努力中,你做得越多,其他人就越有動力做貢獻;另外,把大群體分成小群體也是一個可以解決懈怠的方法,即我們可以在實現目標時儘量分為幾個子目標然後不同的一小群人負責完成一個子目標;最後儘量在追求一個共同目標時,有個人貢獻和價值的實現以及視覺化,比如可以是一份個人榮譽獎金或者是個人的證書等等。
最終在團隊合作中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是有序的分工、團隊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在團隊作業中關注別人沒有做的事情來激勵自己,關注別人已做的事來鞭笞和完善自己,以此更能完成目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