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就是自己命運的預言家


1968年,美國社會學家Robert K. Merton創造了「自證預言」的概念,人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讓預言真的發生。


比如歷史上很多次產品短缺,都開始於一種「某樣東西可能會短缺」的傳言。如果你相信它真的會短缺,就會跑去商店裡囤積這種物品,囤積的人多了,商品售罄,短缺就真的發生了。於是,人們相信,最初的預言果然是真的,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的行為讓這種預言變成了現實。


事實上,「自證預言」總是始於正在發展的情況的錯誤解釋,當足夠多的人表現得好像這個預言是真實的,就能讓這件事情成為現實。曾是錯誤的事情被人們的行動變成了真實的,事後看來,貌似這種事情一直都是真實的。


1968年,兩位心理學家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心理學家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心理學家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


8個月後,心理學家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


心理學家認為,老師們收到了暗示,會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的期待,也會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語言等方式,將這種認可和期待傳遞給學生。


學生收到了老師的正面暗示,為了讓這種期待成真,就會積極學習,不讓老師失望。如此循環往復,這些學生的智力發展、學業成績、社會行為等等,都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讓期望成為現實。


另外,心理學家Claude M. Steele和Joshua Aronson在1995年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讓美國白人和黑人參加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


GRE是很多大學招收研究生的入學考試,難度較大,也是讓學生們焦慮的根源。


實驗者告訴一半的受試者,他們正在測試他們的智力,從而增加受試者的心理壓力,而另一半受試者則沒有被告知這是在測試智力,也沒有感到那麼大的心理壓力。


結果發現,不管受試者是否被告知這是一個關於他們智力的測試,白人學生的表現都是一樣的,而黑人學生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更笨的」,受到很深的成見威脅,所以在他們知道這項測試會展示他們真正的智力水平時,就會表現得更差。


實驗者認為,對黑人的負面社會印象攪亂了他們的思想。


他們時刻想擺脫帶有成見的刻板印象,所以他們在完成題目時,腦子裡會產生一些不受歡迎的想法,並發出噪音。


而那些沒有恐懼感的白人學生則更集中精力用於答題。


同樣的實驗在不同的性別、國籍以及不同情境下重複開展,心理學家稱之為「成見威脅」。


一個人被認為是愚蠢的,對自己就會產生懷疑,行為會變得猶豫、消極,這樣一來,他會不斷驗證自己果然是愚蠢的,從而真的成為一個愚蠢的人。


《吸引力法則》的作者Rhonda Byrne曾指出:巧用語言和念力,就如同擁有超能力,完全可以過自己夢寐以求的人生。當你把這些美好願景變成強大的自我暗示時,你的情緒、行動,都會朝著讓這些期待發生的方向而努力。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4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