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木匠故事看企業管理


話說有三位同一天進入工廠上班的木匠。


第一木匠工作的目的只是混一口飯吃,他的目標是能養活自已就行。所以他上班時經常磨磨洋工、打打渾,不久他被工廠炒了魷魚,失去了工作。好不容易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但他的工作態度仍然如此,所以,他一輩子都在為生計奔波。


第二個木匠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養家糊口,所以他每天準時上班、準時下班,從不遲到早退。為了獲得加薪的機會,他的工作表現也很積極。他經常想到自已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他總是忍受著巨大體力的消耗和各種各樣的工作壓力。他每天都很疲憊,但他仍然咬牙堅持著。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盼望著能夠早日退體,這樣他就可以徹底擺脫辛苦的勞作了。


第三個木匠工作目的和前兩位元不同。他一直夢想著自已能夠成為一名偉大的工藝師,他夢想著自已有朝一日可以親手雕刻出一座舉世無雙的藝術作品。所以,他總是全力以赴地投入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做到完美;他利用空餘的時間去學習設計,豐富自已的藝術修養和製作技藝。終於有一天,他獲得了去人民大會堂裝修的機會,並親自為人民大會堂設計和製作了一套精美的明清家俱。從此以後,他聲名遠揚,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價值連城。


三個木匠的故事啟示我們:為工資而工作的人終生無果,為了生計而工作的人勞累辛苦,只有為了夢想而工作的人才能夠功成名就。


在管理學上,把驅使第三個木匠行為背後的動機稱之為:成長性動機。


國際連鎖酒店王國「希爾頓」集團的創始人康得拉·希爾頓,只用了幾十年時間裡,成功把一個小旅館了展到全球70多個國家數千家酒店,事業版圖涵蓋美洲、歐洲、亞洲等多個地區和國家時,康得拉。希爾頓說:當我貧困僚倒躺在公園的椅子上過夜時,我已經在心中描繪希爾頓跨越全球的藍圖了。這也是成長性動機。


在商業領域裡,有三重境界,分別是: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


「生意人」為蠅頭小利而經商,「商人」為超額利潤而投機。「企業家」卻把自已的企業當成實現自我成就的平臺,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夢想作為終生追求目標在經營。不同的動機所產生的行為完全不同,不同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也截然相反。生意人和商人需要的是個人的「野心」,以及必不可少的小聰明和商業頭腦;企業家除了「野心」之外,更需要的是愛因斯坦所說的「正確的方法」。這些「正確的方法」包括科學的管理體系、睿智組織的思維、明確的戰略規劃、清晰的願景藍圖、上下同欲的目標凝聚、超越對手的競爭優勢和志存高遠的企業使命等。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4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