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球3億用戶的網上唱K APP

音樂可以打破語言隔膜,同時更可締造黃金商機。所指就是網上唱卡拉OK的音樂APP Smule,自2008年創立以來,公司每年保持70%左右的成長,目前全球超過3億用戶。

Smule執行長Jeff Smith

Smule平台的特色是,用戶除可以隨時隨地直播唱K並保存影像,更還能跟全世界的陌生人或大牌明星即時互動。數字方面,它每天增加2,500萬則影音短片、每月活躍用戶達5000萬人次,估值更超過6億美元!到底公司在經營策略上有哪些獨到之處?

強調「體驗」與「社交」

Smule剛推出時,流量成長不似預期。團隊把報表打開一看,發現很多用戶唱到一半就中途放棄。經過仔細分析,他們找到了主要原因:當人們對一首歌掌握度不高時,下意識會把速度加快、不停搶拍,導致作品聽起來不盡理想,最終影響了用戶上傳作品的意願。於是,他們決定修改程式,一旦偵測到用戶唱歌的速度變快,就悄悄在歌曲的段落與段落間加入些微延遲,讓節奏在不知不覺中穩定下來。雖然整體節奏與原曲相比也不算完美,卻讓用戶有更完整的體驗。這個細微調整的確奏效,用戶半途而廢的比例顯著下降,開始踴躍分享自己完成的精彩影片,流量也有了起色。

此外,Smule的最大賣點在於社群互動,用戶可以彼此合唱、也能和Ed Sheeran、Jessie J等超級巨星同框飆歌,不僅帶來人際互動的愉悅感、還滿足了與名人交流的虛榮感;更重要的是,Smule採用直播形式進行互動,畫面未經多餘修飾,呈現的是歌手平易近人的一面,與他們並肩顯得相當自然,有效降低一般人害怕自己看起來不夠光鮮亮麗的心理障礙。而許多歌手在Smule發表新曲與粉絲互動後,對專輯的銷量也有很大幫助。

將音樂產業鏈去中心化

從商業角度來看,音樂新創公司很難獲得投資人青睞,除了產業結構龐大,還牽扯到複雜的版權問題。因此,Smule不是把錄音室的成果包裝好送到消費者面前,而是讓每個人手上都有一間錄音室。翻轉傳統音樂從上而下的生產流程,少了上架通路、專輯包裝、簽約歌手等主要成本。

如此一來,Smule也不必和唱片公司談包裹式的錄音著作權,而是直接向詞、曲創作者取得詞曲版權,以播放次數為分潤基礎。相較傳統專輯,Smule平台上大量的活躍用戶對音樂出版公司(處理詞曲創作者的經紀事宜)產生莫大吸引力,全球已有300個合作對象,豐富了自家的音樂資料庫。不僅讓Smule避開令人頭痛的版權麻煩,還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健康循環。

另一方面,音樂對消費者而言不再只是被動、單向的聆聽,也能主動參與創作成為內容生產者,造就許多素人歌手崛起,Smule把音樂「去中心化」點燃的這股創作能量也許將顛覆音樂產業。

下一個戰場:年輕族群和新興國家

目前,儘管美國只有15%的人聽過Smule,但他們在印尼卻有80%的高人氣,中國、印度、巴西等人口眾多的地區也有不錯的知名度,競爭對手騰訊也因此在2017年策略性領投5千4百萬美金。

Smule的另一個優勢在於非常受青年男女的歡迎,年齡層介於13-24歲的用戶貢獻了平台上一半的內容,這群「數位原住民」勇於表現自我也熟悉社群,總是能玩出一套自己的規則,不久後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因此絕對是音樂串流和廣告公司最想搶下的一塊大餅。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4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