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國沒有匠人精神?


說起匠人精神,大家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德國、日本這樣的國家,而我們中國,往往是作為「匠人精神」的相反面出現的。可你想過沒有,為甚麼我們在這方面就遠不如德國和日本呢?普遍的說法是,人家日爾曼民族和大和民族歷來就講究嚴謹,是民族性決定的。但事實上,匠人精神跟所謂的民族性沒多大關係,老實說,中國企業的匠人精神很差,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不想做或不能做。為甚麼這麼說?

首先第一點,就是中國過去跑得實在太快了。 我們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道路。這麼個發展速度,自然不可能那麼精益求精。就像博爾特跑百米,你既想讓他破紀錄,還想讓他保持姿勢優雅,順道還欣賞下沿途風景,這當然不可能。

企業也是這樣,雖然沒有匠人精神、品質優勢,但是卻把速度優勢發揮到了極致。舉個例子,北京有家公司,原本是給義大利品牌做代工,08年金融危機,客戶資金緊張,他們就順勢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質略低,但是價格只有義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結果短短一年時間,就把這家義大利公司趕出了中國市場。緊接著第二年他們又去了海外,把義大利公司在印度的市場也給占了。

所以說,在市場競爭中,領跑者當然要精耕細作,但是追趕者就要忽略細節因素,通過急速擴張佔領市場。中國過去就處於追趕者的位置,它不需要甚麼工匠思維,需要的是速度為王。

第二點,是中國的機會太多了。過去這三十多年,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變化特別快、機會特別多。當社會上到處是機會,大家自然不願把時間浪費在一件產出低、又可能隨時被替代的事情上。所以中國過去強調的是把握機會,而不是甚麼匠人精神。當更好的新機會不斷出現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固執地守在自己那個世界裡精益求精。

第三點,就是中國企業家普遍沒有安全感。中國企業過去大部分是資源型、關聯式企業,誰有資源、關係,誰就有機會。再加上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中國企業家普遍缺乏安全感。一隻腳在監獄,一隻腳在國外,自然是想撈一把就走,根本沒心思去想甚麼嚴謹專注、匠人精神這些東西。

所以說,中國沒產生匠人精神,並不奇怪,因為過去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社會大環境,並不鼓勵匠人精神這玩意,這也就決定了大家沒必要在那上面花太多時間。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降下來了,規模也有了,是不是應該追求一下匠人精神、在產品的精細化上多下點功夫了?當然是的。不過,追求匠人精神,只喊口號沒用,你得從競爭標準和評價制度層面入手。

所以說,追求極致、精益求精這件事,是由競爭的標準和評價制度決定的。德國和日本,他們有匠人精神,是因為它們有一整套高品質高標準的評價制度,違規者會遭到嚴厲懲罰。制度養成了精益求精的習慣,習慣就變成了精神。這就是為甚麼當年僅一牆之隔,西德以高品質聞名於世,而東德的產品卻品質糟糕。不是因為民族精神,而是因為制度。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