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人經》看團隊管理
企業團體管理,就是如何從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或性格品德辨識他是否為人才。回顧歷史,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因為外戚與宦官干政,屬於政治黑暗的動亂時期。各方勢力為了角逐天下,網羅大量人才,幫助自己開疆拓土。《觀人經》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作者劉邵在魏文帝時期曾任尚書郎(在皇帝左右處理事務),評鑑別人的能力深受當代人讚揚。
書中談及許多從談吐、儀容等外在表現觀察人的性格與本質的方法,其中,〈七繆〉篇主要談論領導者在品鑑人才時容易犯的錯誤。這些錯誤從人性盲點出發,適合所有領導者借鏡:
察譽有偏頗之謬
在辨識人才時,我們往往會因為傳聞,而對對方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之後就算跟他接觸時,也無法公正地評判他的才能性情。
「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想要知道消息的真實性,最可靠的還是用眼睛去看,有時親眼看到都不一定可靠,要查核對方的績效。領導人在選拔人才時,必須根據對方的能力才幹有公允的考核,不可以聽信別人的片面之詞。
滑手機時,來聽本書吧!經理人為你兩周精讀一本書,點此立即體驗>>
接物有愛惡之惑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摻雜個人主觀情緒與價值標準。《觀人經》認為,觀察一個人不能只從自己的好惡去做判斷,領導者也不應該太彰顯自己的喜好,要把好惡藏在心裡,讓部屬無法投其所好,才能看清員工的本質。
論材有申壓之詭
評價人才會受申(富貴)壓(貧賤)干擾,沒得到賞識的人,不代表沒有才能;功成名就的人,也未必真的有料。當我們在辨識人才時,不能被當前的職務地位所蒙蔽,而是要將他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等考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