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得懂「自己」這本書嗎?
- Kevin Chan

- 9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人有一雙眼睛,生來可以看世界,讀別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這一面也是朦朧而不真實的。在解讀自己時,常常有不少人總是戴著「放大鏡」無限放大自己的優點;對於缺點,更喜歡用戴一付墨鏡模糊而抹殺之,這個時候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自欺欺人」,首先不願意自己剖析自己的人,永遠也讀不懂自己。
讀不懂自己的人,更喜歡把自己裝在美麗的泡沫中,即便這種泡沫根本無法遮擋什麼。因為,不敢讀自己的人,首先是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
唯讀別人不讀自己的人,命中註定成功與自己有些遙遠。即便是偶爾願意讀自己,也未必準確。那個活生生的真實的你,躲在成功與失敗的背後,只有靜下心來,用心去觸摸碰撞!
總之,一個人,只有先認知了自己才可以去讀別人,才能夠去讀別人或天下。可以試問一下自己,當你讀別人的時候,是否帶著自己的觀點,自己是否己經有了是非的答案?這個時候你己經讀了你自己。因為你己經用了自己的道德尺規去衡量了別人。答案的精准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認知度。
有一句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說的就是人們常常把自己放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看不清自己,這就需要我們時時把旁人當做一面鏡子,與他們溝通,善於聆聽他們的點拔,才能更好的讓自己切近成功!而不善於甚至不敢解讀自己的人,永遠與真實的自己隔著一堵厚重的牆,這是一種巨大的悲哀!因為讀不懂自己的人,首先就沒有一個清晰的尺規去領悟別人和衡量世界。
事實上,讀懂自己很難,塑造一個好的自己更難。讀懂自己就是要用純潔的心去塑造自己。讀懂自己,就是要不斷地與自己談心,要與自己過意不去,在成功的時候總結失敗時的教訓,在失敗的時候查找成功時的經驗。讓自己無時無刻都要保持一個理性的頭腦才可以更加理性而全面的讀天下。
古有一句話「讀人時反思自己」。愈是讀別人缺點的時候,愈應反思自己、讀自己,以取長補短,使自己不犯與別人同樣滑稽的錯誤。人們一直提倡讀書,讀好書,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讀自己。看清別人不容易,讀懂自己更不易。然而,真正能讀懂自己的人絕對可謂心靈上的君子。







.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