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其「殺死」問題不如學會與問題「共生」


野中郁次郎曾經和日本許多大企業合作,包括佳能、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他從這些與企業合作的經驗中,建立了他的知識創造理論,這個理論跟組織性學習的概念略有不同,但差異不大。這兩套理論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不過,他仍是用內隱知識和外顯知識這套核心理念來看待學習型組織。


外顯知識是指我們從書中學習得來的東西。我們可以將這類知識吸收、思考、轉換成各種具體的概念,然後用來做為經營企業的策略或者做為開發產品的理論基礎。啟發野中先生的博蘭尼,他實際上是位數學家兼哲學家。在許多年以前,他說了一句很棒的話,「我們所知道的事物,遠比我們所能說出口的還要多上許多。」


一個剛從大學畢業、滿腦子裝著科學教給他的工具、方法的社會新鮮人,和一個經驗老道的工程師相比,兩人之間顯然有著極大差異。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內隱知識,這種知識只能透過實際的操作過程才能學會,各行各業無一例外。所以人們的困惑往往就發生在這裡,從而讓人總想要問別人:「請告訴我該怎麼做?」


傾聽 是領導的基本能力

在美國,當總統大選辯論時,只要誰說「我從沒犯過錯」,那他可就麻煩了。因為人就是會犯錯,而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他就必須有開闊的心胸,去接受別人的犯錯,察看哪些地方出了問題。


事實上,不少企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位居權力位置的人是被隔離的,他身旁沒有真正能給他錚言的人,沒有人告訴他:「你這個看起來很棒的計畫,其實效果不怎麼樣。」這種權威人物被隔離或絕緣的情形,是企業裡最糟糕的問題。


一個優秀的領導人,不管在任何位置上,他都能靜下心來,細心地區分出哪些是身旁發生的事情,哪些是他自己既有的觀念或想法,而且能愈分愈細緻、愈分愈清楚。


與問題共生

Peter Drucker是個非常傑出的管理學家、思想家,也是個很出色的作家。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個對19世紀日本藝術知之甚稔的專家。


Peter Drucker在他90歲大壽的前夕,那天對話相當精彩。他說「大多數的經理人都被問題所擾,我們要學會與問題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決問題。等你們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到處都是問題,如果你不想被問題所擾的話,那你就得躺在棺材裡了。」


我們常常滿腦子想的都是:「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Peter Drucker告訴我們說:「經理人真正該知道的是,如果沒有問題存在,他們也就不能存活了。他們不能老是想著把問題解決掉。」他以90歲高齡的角色來告訴大家:你不需要解決所有問題,你要與問題共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