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維基百科啟示錄

在互聯網年代,人人有問題除了Google就是維基百科,而當中Wikipedia創辦人Jimmy Wales更被人譽為「21世紀的古騰堡」,因為可以讓人人都可以掌握人類所有的知識。所謂創業源自生活,原來Jimmy Wales的事業,完全是來自小時候與媽媽一起編輯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創辦人Jimmy Wales

Jimmy Wales三歲那年,母親買了一套百科全書給他。當時,百科全書公司每年都會將一些「更新」貼紙寄給客戶,Wales 在收到貼紙後,都會和母親一起更新他們的百科全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Wales 發現了幾個問題。首先,每年的更新都非常麻煩,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另外,不管如何更新,百科全書中依然缺乏很多他想知道的資訊。而這正是啟發他創辦維基百科的主要動機之一。

畢業後,Wales曾到一間證券公司上班,當時Netscape在IPO的「吸金力」,讓他意識到互聯網產業是投資大趨, 所以便決定推出自己的瀏覽器Bomis,這是一個販賣廣告空間的入口網站,儘管不算十分成功,但卻Wales提供了穩定資金,於是他就決定要來建立網路版的百科全書,叫做Nupedia。

從Nupedia走到Wikipedia

對 Wales 來說,小時候看的百科全書是非常有「權威性」的。為了這個目標,想要在 Nupedia發表文章的人,都要先提出「主題」給編輯團隊審核。然後在寫的過程中,Nupedia 會找來對該題目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們來審查這篇文章,就好像寫論文一樣。然而就在最初的幾篇文章發表後,就有使用者投訴其中一篇文章涉嫌抄襲。除此之外,嚴格把關的反面,就代表產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要花很多的時間。在 Nupedia 上線的第一年,他們總共只發表了 21 篇文章!

Wales 認為,要讓更多人願意貢獻文章,就需要放寬審核條件。但如果要將文章的品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就需要讓很多「一般人」來給意見。因此,Wales 決定另外建立一個名叫 Wikipedia(維基百科)的網站,「Wiki」是夏威夷文,原意是「快速」,這套團隊協作軟體的功能,就是讓一群人能夠共同編輯同一份文件。

2001 年初,維基百科正式上線。兩週後,維基百科上文章的數量,就遠遠的超越了已經經營了兩年的 Nupedia。而真正讓流量大爆發的事情,發生在 2005 年。當時,美國知名記者 John Seigenthaler 打電話給 Wales,告訴他維基百科上一篇 Seigenthaler 的文章,指 Seigenthaler 和甘迺迪似家族的刺殺案有關。Wales 迅速的釐清了問題,並將有關的文章下架。但不久後,Seigenthaler 在《今日美國》中寫文砲轟 Wales 不專業,而 Wales 也因此被 CNN 採訪。雖然這讓 Wales 非常困擾,但是很多的人因此認識了維基百科,它的流量也因此暴增。

Wales一直重視Wikipedia的文章品質,在此事後更特別規定了在人物傳記中任何紀錄,特別是負面事蹟,都需有非常可靠的來源,不然就必須要被刪除。最新例子就是在新冠病毒期間,有一名來自印度的女生抱怨他在維基百科上發表的文章:印度的伊斯蘭傳教活動導致疫情擴散,被刪除。他於是就在推特上指責維基百科因為收了某方面的錢,所以將他的文章撤下。Wales 看到了這篇推文,於是馬上跳出來回應。他讓那位女生知道,文章刪除最重要的原因是寫得太差,特別是文章中完全沒有列出資訊的來源,因此文章的可信度是存疑的。

拒絕大集團捐款 保持內容中立

維基百科最初的發展,和 Nupedia 一樣都是依賴 Bomis 提供經費。但是在 2001 年美國網路泡沫爆破之後,Bomis 和很多網路企業一樣陷入困境,因此無法繼續支持下去。無疑以流量計算,Wikipedia其實可以選擇賣廣告。但是Wales卻覺得廣告可能會影響團隊往後對文章主題的偏好,因此為了要賣出更多的廣告,他們就有可能會偏愛特定的文章,但 Wales 認為這對一本百科全書來說,是不健康的。

另外,Wales 也避免向特定組織或集團要求大量捐款。這樣日後網站上刊登任何文章,就不需要顧慮到捐款者的想法。。於是,他決定要靠小額捐款來維持維基百科的營運。在第一次募款活動中,Wales 的目標是在一個月內籌得 20000 美元,但兩週後,他已經得到超過 30000 美元的捐款。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