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出5%的改變 就可改變命運?

  • 作家相片: Kevin Chan
    Kevin Chan
  • 8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ree

心理學家李松蔚在《5%的改變》一書中提出:嘗試用5%的改變,打破慣性、走出困局。

 

心理學上,有一個「後悔的時間模型」。這個理論指出,從短期來看,人們做錯一件事感到後悔的感覺會更強、更痛苦。但從長期來看,沒做一件事的遺憾程度,無論是數量還是強度,都會遠遠高於做錯了某事。

 

原因很簡單,你「做錯」的事情,你事後是有機會去補救的,所以就算你感到後悔,也不會持續太久。但反過來,對於「沒做」的事情,你沒有辦法補救,並且會陷入到內耗中,總在想「要是我當時如何如何,就好了」。所以,不要害怕做錯,與其在「知道卻不做」中糾結、內耗,不如先搞起來。凡事先改變5%,你就成功了一半。因為,從人性的角度出發,5%的改變,你才會覺得能完成,完成了還覺得不累,才有動機接著做下去。而100%的改變,是顛覆曾經的認知和習慣,阻力太大,難度太大,很容易澆滅你行動的勇氣。

 

改變,從來是一種策略,透過不斷積累「小改變」,就一定會有「大幸運」。如果你要做到5%的改變,首先要傾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你是不是真的想要改變?真正的改變,是內心叫醒自己。遠離內耗,聽從內心的聲音,找准目標,讓欲望和動力去驅動你,做出積極的改變。

 

另外,有時候目標太大,反而會讓人望而卻步。所以,你要會拆分目標,把目標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當你付諸行動的時候,一開始不要給自己設定挑戰很高的任務,堅持微小的行動,去達成每一個小目標。一開始的成功很重要,當你取得每一個階段性的小勝利時,你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和熱情去迎接下一場勝利,從而形成積極迴圈。做好規劃,堅持下去,微小的行動,也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再者,不管事大事小,都要做到最好。常常複盤,才能持續精進。就像曾國藩所說的:結硬寨,打呆仗。專注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重複做同一件事,你都要讓自己一次比一次好。當你不斷精進,在時間的複利之下,回過頭來看,你就會發現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最後,就是長久堅持。要讓小的行為,產生大的影響,就一定要有持續性,能長久堅持。有個「優勢積累效應」,大意是說,最開始不起眼的小優勢,會在時間的長河中,積澱成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優勢,從而讓一個人脫穎而出。所以,你要成為時間的朋友,長久堅持,才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終極秘密。

Comment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5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