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對抗人性中「自負」的天性


有人讓你從一個布袋裡摸東西,你連摸兩次都是紅色玻璃球,於是你匆匆得出結論,這是一口袋的紅色玻璃球;但當第三次你摸出的是綠色玻璃球時,你改主意了,覺得這裡面裝的是玻璃球;到了第四次,你摸出了一個木頭球,你想:難道這裡裝的都是球?然而第五次,你摸出了一個正方體……

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George Arthur Akerlof在總結人產生「自負」的行為根源時認為:經常給我們帶來回報的選項,更容易被我們重複使用——善泳者溺于水。

如果當別人告訴你一件你不熟悉的事,你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以前發生過的事嗎?其實,你此時很可能已陷入「過度相信自己的經驗」的狀態。

我們常說,不要對自己不懂的東西指指點點。不過,我們「指指點點」的東西,又大多是自以為懂的。人性中「自負」的天性,這就是我們在決策階段最需要警惕的。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大部分人都會在關鍵時候使用錯誤的思維,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人性使然。

「人性的陷阱」會激發你內心的恐懼和欲望,會讓你做出本能的選擇,要克服這種天性,唯有時刻保持對自己的警惕,早點經歷陷阱,在陷阱中學習避開陷阱。

好的一面是,正因為職場上「零和競爭」的存在,這些「人性的陷阱」好像一張無形的電網,把前面說的那些好的思維方法保護起來,以免太多的人學會使用它。

人生就是唐僧的取經路,所幸九九八十一難都是被提前設定好的,有著固定的模式,而一切陷阱背後都是成功的機會。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