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ibo屹立國際的百年軟糖品牌
軟糖作為休閒小食,不僅在兒童市場中具有很大的受歡迎程度,同時也受到年輕人和成年人的喜愛。單是2022年,全球軟糖市場規模已達到192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更可達到405億美元;講起軟糖,相信大家都會對Haribo這款熊仔軟糖品牌不感陌生,過去103年來,它不僅陪伴了不知幾代孩子成長,更是見證了戰火的洗禮,也許就如同《火腩潮文》一樣::每粒軟糖都是經過漫長的試鍊,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歷史和故事。
Haribo創辦人Hans Riegel Sr
Haribo的品牌承諾是「讓大人小孩都快樂」(Haribo macht Kinder froh und Erwachsene ebenso),品牌創辦人Hans Riegel Sr,就是本著一份企業家精神開,展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傳奇。
時間回溯至1920年的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德國人Hans Riegel以自己和家鄉Bonn的名字結合命名,創立了糖果公司Haribo。但這所謂「公司」,只是漢斯在自家後院的廚房以簡單的工具製造糖果,當時,他所有的工具僅僅是一袋糖、一塊大理石板、一張凳子、一個爐子、一個銅鍋和一根擀麵杖,而妻子Gertrud就是他第一位員工,甚至只能騎自行車送貨。最初的Haribo不是小熊形狀,甚至不是軟糖,而是無色的硬糖。
然而,Hans Riegel慢慢留意到,當時的德國都視小熊為「歡樂的代表」,因此每逢年度市集、教堂落成等慶典活動都會請來小熊表演。由此,他便將糖果改良為「跳舞小熊」造型,結果奠定了Haribo的品牌基礎。
二戰的洗禮 成就百年品牌
儘管Haribo事業開始走上正軌,可是上天總難從人願,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公司生意大受影響,甚至公司員工數目更從400人大減至30人,而且Hans Riegel也在52歲時不幸過世,一連串的事件讓公司經歷了最艱難的日子。
慶幸的是,隨著後來二戰的結束,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在父親去世後,兩及兒子小Hans Riegel Jr和Paul Riegel接管了公司的營運,努力重建父親的糖果王國。到了1960年代,Haribo推出了金熊商標,這金色熊仔不僅成為了Haribo的經典標誌,而在發明了 200 多種糖果後,更為Hans Riegel Jr兄弟帶來了約29億美元的淨資產估計。
到了今天,Haribo成為風靡全球的糖果品牌,深受大人小孩所喜愛。據說該r品牌每年所銷售的熊仔糖數量,更是足以圍繞地球4圈有餘。而事實上,如今該品牌由Riegel家族與德國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Dr. Oetker平分持有。而根據「2023年安永聖加侖大學家族企業指數」(2023 EY and University of St. Gallen Family Business Index),德國更是維護歐洲家族企業傳統的關鍵推動者,該指數上德國企業的平均年齡為109年。
成功之道:迎合味蕾連繫童年情懷
今時今日,人人都講品牌,而作為一個百年老字號,品牌不僅是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記,同時也是一份精神資產的傳承。誠如之前所述,Haribo在過去百年一直堅守「讓大人小孩都快樂」的品牌承諾,甚至糖果專家Beth Kimmerle也表示,儘管Haribo並非首間生產軟糖的公司,但他們以小熊軟糖為開端,創新出獨特的形狀和鮮豔的色彩,成為了一種軟糖文化及快樂精神,這正是Haribo品牌能屹立市場百年的根基。事實上,Haribo最新推出的Berry Clouds就榮獲2023 年美國年度產品獎。Kimmerle更指出,這項成就證明這家傳統公司能夠精心定制其產品以滿足不同的文化偏好。「當談到口味與食物時,文化絕對在消費者選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些文化可能更傾向於吃酸味食物,而另一些文化則可能對甜味有更高的門檻,從土耳其的一系列酸甜食品、到中東國家的果凍可樂,再到亞洲的軟桃軟糖,甚至葡萄牙的熱帶水果口味,『多樣性』顯然是Haribo的秘密武器,說明他們能符合全球客戶的味蕾。」
除了口味的多元化,生產力也是維繫品牌的重要手段。該公司於去年就在美國威斯康辛州(State of Wisconsin)開設了一間新工廠,滿足了日益增長的需求,確保每天生產超過 1.6 億個Goldbears。美國Haribo商務總監Rick LaBerge於公司報告中就指出:「一個多世紀以來,Haribo是世界第一的軟糖品牌,因為我們在忠於傳統的同時,也致力於創新,而這一切都受到了我們消費者的啟發。」
Rick LaBerge更進一步表示,Haribo的成功之道在於「消費者清楚地知道他們從一袋Haribo中得到了甚麼」。「傳統軟糖一向都與童年和懷舊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我們從包裝設計開始就充分利用了軟糖的感官體驗,包括色彩鮮豔的包裝袋,並透過大窗口設計,當你每次望見色彩繽紛的熊仔軟糖時,眼睛立即被軟糖所吸引,而且極簡的包裝設計不會妨礙我們的右腦在情感上建立聯繫,讓你瞬間憶記起兒時各種快樂回憶。畢竟,只有『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包裝設計原則,才能讓產品成為真正的主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