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FOMO現象產物零App手機讓人「返回現實」

  • 作家相片: Kevin Chan
    Kevin Chan
  • 2022年9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自從智能手機的出現,生活無疑變得十分方便,但同時也愈來愈人患有「手機上網成癮」;而根據《Digital 2022 Global Overview Report》報告,香港16至64歲互聯網使用者人均每日上網6小時46分,當中使用手機上網已佔3小時31分。美國一間初創就看準FOMO社會現象,推出一款沒有 App 的手機,鼓勵人們多放下手機,放眼多看看周圍的人與事物,告別低頭族生活。

(左)Light Phone共同創辦人Kaiwei Tang和Joe Hollier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是這幾年來很多學者在研究的現象,尤其社交平台往往成為show off的地方,很多人看到其他人享受生活時,會產生焦慮。想要打斷這樣的負面循環,很多專家建議可以進行「科技排毒」,就是讓自己在特定的時間裡,完全不要接觸社群媒體。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首先就要放下智能手機。美國手機公司 Light Phone 看到了這個需求,因此設計了充滿現代感的「功能型手機」,吸引現代人來使用。


奉行Less is more 多App不如零App

兩位共同創辦人結緣於Google 設計師孵化器計劃,當時他們已發現儘管很多App都打著「為使用者省下更多時間」的旗號,但由於希望提升客戶互動,因而加入很多提示功能,結果就是讓使用者不停的重複檢查自己的手機。為此,兩人決定世界上不需要多一款讓人們更依賴手機的 App。他們要打造的是一款沒有這些 App 可以完全回歸「初衷」的手機。


在 2015 年 5 月,兩人在Kickstarter平台推出了 Light Phone。當時他們的訴求是這是一隻時尚但功能單純的手機,讓使用者可以當替代手機使用。在想要不被打擾的時候,只要將原本插在智能手機的 SIM 卡換到 Light Phone 中,就可以「輕盈」的出門。首先, Light Phone僅重38.5克,甚至比起iPhone13更輕。同時,其功能也主打「輕盈」,因為 Light Phone 只能用來講電話,連簡訊的功能都不支援。但也因為這樣,它的電池可以支撐 20 天,完全超出用慣智能手機的我們可以想像的範圍。


回歸手機初衷 「人有我冇」更受年輕市場喜愛

可能你會問,今時今日推出一款「零App」的手機會否太瘋狂?事實上,Light Phone的主要客戶群竟然多數是25到35歲,Kaiwei 認為這是因為很多年輕人用智能手機是出於同儕壓力,需要人有我也有。因此,造型獨特的 Light Phone 不會讓他們覺得是「過時」的產品,而且還能夠幫助減少干擾,所以會成為他們的選擇。

事實上,Light Phone 在 Kickstarter 成功從 3,187名使用者手上募得415萬美元,並於在 2017年1月開始出貨。很多使用者更表示,儘管一開始使用時會因為智能手機不在身邊而覺得焦慮。但在適應後,他們開始享受沒有干擾的平靜。因此,使用者開始希望能夠更常使用 Light Phone,而不是單純用來做替代手機。


簡約設計 支持環保

到了2018 年 3 月,Light Phone II亦開始在另一個募資平台Indiegogo推出,憑藉之前的經驗,僅一個月時間就融資超過150萬美元,並最終共募得約340萬美元資金,支持者亦超過一萬人。


Light Phone II 除延續第一代的簡約設計之外,更添加了簡訊、鬧鐘、計算機、音樂播放器這些必要的功能,讓使用者能更安心的放下智能手機。為了保護使用者的眼睛,Light Phone II 也採用了很多電子書會使用的「電子紙」為螢幕。由於「電子紙」不會產生「藍光」所以使用者可以用的更安心。


除了既有的功能,廠商也將陸續為 Light Phone II 添加新的實用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更方便。但 Kaiwei 有特別提到任何社群媒體或會「干擾」使用者對的功能都將被排除在外,畢竟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初衷。


目前,Light Phone II 只有黑和灰兩種顏色,且只支援 4G。它的售價是 299 美元比一般的功能型手機貴。而且在官網購買時,還會提醒使用者 Light Phone II 大概會消耗 61 公斤的碳,因此鼓勵使用者多付 3.05 美元作為「碳抵消」的費用。讓使用者在擺脫「干擾」的過程中,也不忘環保。




Comments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 2025 BizHK創業人誌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