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無私是經營者的第一智慧
在思考領導人的必要條件時,有人或許會想,自己有能力,有指揮才能,又具備優秀的人格,所以,自己有資格充當領導人。
但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管理卻指出,上蒼為甚麼要將這種領導才能授予自己,其中必有理由;並不是上蒼非得把這種才能賜予自己不可,賦予別人也未嘗不可。
如果自己有幸具備了這樣的才能,就應該將這種才能用來為世界、為社會、為集團服務,而決不能只用於為自己謀利。比如,與生俱來便具備領導才能的人,就必須履行作為領導人的義務,決不能因為被上蒼賜予了才能而變得傲慢不遜。
人決不可將天賦的才能據為私有。而是應該更加謙虛,應該為集團、為社會用好自己的才能。
無私的威力
明治維新的核心人物西鄉隆盛說過這麼一段話:「不要錢,不圖名,不怕死,這樣的人物最難對付。然而,領導人不達到這種無私的境界,就不能將國家大事委任於他。」西鄉說的是:只有完全無私的人,才能賜予他高位。
喚起人們積極性的原動力只有一個,那就是領導人的公平無私。所謂公平無私,就是沒有謀取自己私利的企圖心,不是依照自己個人的好惡或個人的感情做出判斷。
要擋住金錢、名聲以及明哲保身的誘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領導人如果具備一顆公平無私的心,部下就會尊敬他、追隨他。相反,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貪婪心很重的領導人會遭到部下的厭惡。
作為領導人,首先必須表明自己大公無私的態度。接著要為自己的團隊樹立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並親自帶頭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奮鬥。
領導人的一個決斷,既可以激勵也可以打擊部下的士氣。如果你希望部下永遠追隨你,你就不可以任性,不可以以自我為中心,不可以率性而為,不可以以自己的好惡對事物做出判斷。
經營者的最高報償
如果企業經營很粗放或者方向不對,導致經營狀況惡化,那是理所當然。但是,即使經營者非常優秀,充滿善意,而且十分勤奮,有時仍然難免陷入經營的困境。例如,由於匯率大幅變動或油價大幅上漲,像這一類國際經濟環境變化時,個人的力量很難抵禦。
儘管已經竭盡全力,但是由於難以抗拒的外部原因使企業虧損。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要追究經營者的責任。
從這一點就能明白,企業經營者肩負的責任有多大多重。當經營者就一刻也不容懈怠,一刻也不能放鬆努力。越是這麼去想,你或許會覺得,經營者精神壓力這麼大,責任這麼重,怕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予以相對應的報償。經營者能夠獲得與其責任相對應的報償嗎?
事實是,正因為經營者忘我獻身的精神,才讓眾多的員工對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他們才會信賴經營者,尊敬經營者。用金錢無法衡量的員工的幸福快樂以及他們的感謝之情,才是經營者期望獲得的最高報償。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