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出和平 食出商機

食物對於人的影響力有多大?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場屋頂晚宴中,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們,無不敞開心房,訴說並傾聽著彼此的生命故事。如此氛圍,融化了偏見與歧視,甚至讓從小即被教導仇恨彼此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男女,成了相互理解的戀人。

Eatwith創辦人Guy Michlin,他的Eatwith平台以資訊科技作為媒介,重新定義了世界各大都市間,主廚與食客的互動模式:它讓食客得以跳過餐廳,直接到主廚的家中享受款待。該模式所帶給食客的體驗,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外,更有豐富的人情體驗,也因此美國時代雜誌曾以「餐飲界Airbnb」來形容Eatwith。

橫洲過洋創業之旅

Eatwith的故事,得回溯自2010年Michlin在希臘克里特島的一次美好旅行經驗。當時他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前往當地人家中作客。起先Michlin認為那只是頓簡單的晚餐,停留時間不會太長,然而在希臘人的盛情好客下,四個小時的時光就在主人、客人雙方邊享用著地中海美饌、邊暢談著旅行經驗下,悄悄飛逝。

這次美好的作客經驗,讓時常旅行的Michlin也驚豔再三,因此在希臘的旅程結束後,他即火速為下一趟「旅程」做準備——留在家鄉以色列,開啟一趟創業之旅。

Michlin與創業夥伴Shemer Schwarz的第一站,是一個為期四天的創業營隊,四天精實的實作成功展現了成果,也吸引到了投資者的注目。然而對於眼光銳利的投資者而言,單單一個好點子,尚不足以讓他們打開錢包。為證明Eatwith經得起國際市場考驗並獲得投資者信賴,Michlin決定前往西班牙巴塞隆納,作為試營運的開拓點。

巴塞隆納因其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觀光產業,以及繽紛的飲食文化,吸引了Eatwith團隊的搶灘。然而當地林立的餐廳、小酒館,與烹飪教室,卻也使得客場作戰、毫無知名度的他們必須使出奇招,才得以在競爭者的環伺下生存。於此,雖身為網路平台,Michlin卻選擇至街頭作戰,透過幽默,開啟Eatwith在當地的知名度。

雖然這麼做,曾差點因無事先申請而被警察取締,但這鮮明的宣傳手法,卻也使Eatwith知名度大開。在部落客、媒體記者接連前來體驗與報導下,Eatwith網站內「成為主廚」的申請大量湧入,食客們也隨即開始蠢蠢欲動。

在西班牙的成功,給了Michlin與夥伴們更進一步的信心。他們於2013年中來到美國紐約,參與科技創業的最高殿堂——由權威科技媒體Techcrunch所舉辦的Techcrunch Disrupt創業展。這次的參展,讓Eatwith的面子與裡子都大有收獲,他們獲得了八百萬美元投資之餘,也在時代雜誌的推波助瀾下,「餐飲界Airbnb」的名號不脛而走。

吃飯就是一種交流

同為平台性質的服務,Airbnb所走過的路,十足為Eatwith所借鏡。當看見Airbnb因房東誠信問題飽受批評時,Michlin瞭解到,確保食物安全、建立誠信將是穩固這平台的地基。

在複雜、繁瑣的審核程序下,通常約只有3至4%的申請者能登上Eatwith網站成為主廚。而為打造與眾不同的用餐經驗,在食品安全之餘,Eatwith也把「餐點是否美味」、「主廚是否親切好客」、「用餐環境是否令人愉快」列為三大重要考量。「以食物為起點,進一步的交流情感,是Eatwith的初衷。但我發現更棒的驚喜是,人們因此開始關注食物的產地、飲食文化等議題。」

餐桌上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透過料理打破文化疆界的故事,當然不只發生在紐約主廚們的餐桌上。回到最初提及的那場屋頂晚宴,原本光是聽到對方國籍就感到尷尬的以巴男女,背後那場政治、武力都難解的以巴僵局,竟出乎意料地透過一樣的味蕾而化解。

他們表示,「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著要仇視對方,完全沒有機會認識彼此。但經過這次晚宴我們才發現,原來只要一談到食物,我們根本沒有太大的不同:用著一樣的香料、有著一樣的口味——其實我們非常非常相近。」

為了愛而化身「煮」夫

Michlin打造的事業,翻轉了許許多多人們對於用餐的認識與體驗,那麼對於他自己呢?Michlin表示,改變最大的,應是他開始發現「吃」這件事情不如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

過去長年生活在充滿著橄欖油、優格等健康地中海飲食的以色列,他與家人們總認為吃著高品質的健康食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自從創業來到美國定居,在這充滿著食品工業與垃圾食物的新家,他與孩子們花了一年餘的時間,才逐步適應起當地的飲食習慣。

這個經驗讓Michlin意識到,為了家人的健康,他必須更注重食物的來源、食物的安全;面對當今許多因飲食而產生的文明病,他也認為「在家中為心愛的人下廚」,應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而這和Eatwith欲帶給的人們的價值不謀而合。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