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James Dyson創業啟示錄

Dyson一向走高檔家電路線,當中吸塵器更是主打「吸力永不減弱」與「零耗材」,靠著這兩項特點,該品牌在2015年佔有全球四分之一無線吸塵器的市場,在2018年公司獲利更高達7.5億英鎊,而這間「大佬級」家電品牌的幕後推手,有「現代版愛迪生」之稱的James Dyson。

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


如果話性格決定命運,James Dyson年輕時遇到的挫折,就是讓他練成毋懼「失敗」的性格,亦奠定了日後Dyson品牌的成功。1971年,James Dyson在整理家裡花園時,對傳統式手推車的低靈活度不滿意,於是他決定自行改良;後來他決定銷售這項發明,很快地獲得一群投資者的青睞,並有了自己的銷售團隊。就當他打算大展拳腳之際,卻發現銷售團隊中有人偷偷把上述設計轉賣, James Dyson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便展開訴訟,但最後卻是敗訴收場。


經過這事件後,投資者開始質疑James Dyson的能力,甚至把他趕出公司,讓他變得一無所有。James Dyson自此陷入低潮,直到一次搬家使用吸塵器時,由於對吸力感到不滿意,在拆解吸塵器後發現,集塵袋被一層灰塵堵塞,造成吸力減弱。於是James Dyson決定自己改良吸塵器。他在1979到1984年間,一共修正了5127個版本,終於創造出世界第一台沒有集塵袋的吸塵器,而這個產品也在第一個銷售地日本大獲好評,邁出成為家電帝國的第一步。


重視年輕員工 鼓勵嘗試「失敗」

因為年輕時曾因「失敗」被趕出公司,James管理方法有別於一般老闆,他甚至鼓勵工程師在的秘密實驗室盡情「幻想」與「失敗」。他希望透過「幻想」讓員工創造最有巧思的產品;透過「失敗」將產品的瑕疵一一修正。Dyson建立秘密實驗室目的,是為了能給公司的工程師,一個最能發揮創意的空間,讓他們研發出最特別的產品。事實上,Dyson一台要價400美金的吹風機,便是在實驗室裡是耗時四年。過程中Dyson收集了1010英里(mile)的人類頭髮,去試驗哪種風和溫度不會傷害髮質。透過嚴謹的測試,創造出不傷害髮質的高檔吹風機。

和Dyson一樣,Google有一間秘密實驗室名為Google X。專門給擁有最瘋狂點子與最有才華的人,實踐想法的機會。


在選人方面,從Dyson平均工程師年齡僅有26歲就可以看出,James Dyson偏好年輕的工程師。他認為年輕的工程師比較敢嘗試新事物,也不害怕失敗,而這正符合他鼓勵員工去「失敗」的理念。


讓產品維持高質量高價格

除了選才與管理方式外,Dyson對於產品的定位也有自己的堅持,其產品系列一向走高端路線,價格亦絕非親民,但為何仍受消費者追捧?原因就是Dyson的產品耐久度和產品效能比同業更好。


從公司剛創立,James Dyson就堅信公司的銷售額應該是靠研發部門提升而不是靠廣告。以1996年為例,Dyson花在研發的金額將近廣告的六倍之多。到了2015年,Dyson的淨利是3,400萬美金。James Dyson依然選擇把46%淨利重新投入研發部門。無疑,今天是講求CP值的年代,很多企業紛紛推出平價的產品,希望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創造盈餘,但如James Dyson曾說過的「如果你不能在價格上贏過對手,那就在品質上贏過他們吧!」,James Dyson相信高質量無瑕疵的產品,才是久遠的經營之道。




標記:

New Articles
WEBSITE BANNER SMALL.jpeg
bottom of page